有消息称,近来不少“中国制造”加速外逃于东南亚等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地区。制造商将生产基地外迁,主要动因是寻求更廉价的生产成本。相比之下,近来中国制造包括劳动力、原材料等在内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且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显而易见,中国制造的价格比较优势正在消减。而美国的“再工业化”兴起,其生产高度机械化,相比国内高启的人工成本,优势正在显现。据美国一份报告称,未来五年,美国生产成本只比中国沿海城市略高5%到10%。
对于生产规模世界第一的陶瓷卫浴业来说,也同样面临着如此的挑战。同样对陶瓷卫浴业提出两大考验:一是随着成本增加,陶瓷卫浴业的价格比较优势渐行渐远,曾经的“中国价格”一去不返;二是随着国际化市场竞争加剧,国内陶瓷卫浴业如何重塑新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有专家指出,较短时间内,还不存在能取代中国陶瓷卫浴业现在生产及出口规模的国家,同时,对生产成本的持续控制与降低,不仅是重新打造“中国价格”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陶瓷卫浴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陶瓷卫浴产品价格比较优势不在的现实,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迫切需要陶瓷卫浴业提速转型升级步伐,注重转型升级的实效,开拓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突破口的陶瓷卫浴业全新的发展格局、竞争格局。
陶瓷卫浴业“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的转型。在国内陶瓷卫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陶瓷卫浴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早已今非夕比,不仅是自主品牌产品的价格,还有出口产品、OEM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也是大打折扣,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生存空间也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出口型企业。曾经的成本优势演绎的价格优势,在陶瓷卫浴业已成奢望。应对之策是依托创新,推进转型,实现由“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的转变。
陶瓷卫浴产品的“中国价值”需创新之力。一则通过创新,创新工艺、创意设计,实现陶瓷卫浴产品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提升竞争档次,打造全新的“中国价值”;二则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提升产品价格,不仅摆脱陶瓷卫浴产品“中国制造”低质、低价、低档的国际市场形象,更使陶瓷卫浴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获取正常的回报,洗脱“贱卖国土”的罪名,让陶瓷卫浴企业正常的生产、研发、创新、品牌、社会责任等逐步形成一个不断提升、持续进步的良性循环。
着力塑造自主品牌,努力提升价值空间。品牌的软肋对陶瓷卫浴企业来说,时不时地被戳痛。曾经的廉价代工,毫无品牌可言,甘为他人做嫁赚取的加工费,依仗了成本低廉的优势。现在的情景变了,没有品牌,被市场排斥,有了品牌但不知名,被市场排挤,国产品牌在国际市场更是没有地位。没有强势自主品牌,与强国无缘,更无法见证陶瓷卫浴“中国价值”的存在。因此,塑造自主品牌,是打造竞争优势的需要,更是转型升级的目标。
推进转型,增加陶瓷卫浴企业的赢利空间。在成本优势不在、价格优势远去的经济形势与竞争环境下,陶瓷卫浴企业面对成长的渴望、发展的迫切,不遗余力地推进转型,创新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是从过去量增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精细化模式转型,更是创新发展模式、赢利模式,构建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不断走向强大的需要,这也是陶瓷卫浴企业可以塑造并实现的竞争优势。
促进升级,谋求国际化的竞争档次,国际水准的竞争规格。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本与价格优势的远去,陶瓷卫浴企业若要实现成长与发展目标,必定要重塑竞争优势,重觅市场蓝海。由“廉价代工”向“高级代工”,即高附加值的代工升级,由低端产品、低端价格向高端产品、高端价格的升级,向提高附加值、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的高端竞争模式升级,都将促进陶瓷卫浴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陶瓷卫浴业的价格优势渐行渐远,需要通过创新、调结构、转型升级,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目前,包括国内陶瓷卫浴企业在内的陶卫业“中国制造”,已经瞄向东南亚等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泰国、印度等国家也纷纷向国内陶卫企业抛出橄榄枝。俗话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陶瓷卫浴业曾经的成本、价格优势已被其他国家拥有,国内陶瓷卫浴企业就要加速创新,提速转型升级,在做强产品、做强品牌、做强产业方面保持领先优势。
成本优势远去,确对国内陶瓷卫浴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简单的陶瓷卫浴“中国制造”外流,可以促使我们集中精力发展高效环保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更倒逼陶瓷卫浴企业提速转型升级,推进做强产业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舍小利而获大义,对陶瓷卫浴业更是一种机遇。
相关知识
陶瓷卫浴优势不再亟需推进转型
陶瓷卫浴行业成本优势不再 亟需推进转型
陶瓷卫浴行业转型升级迎来新契机
泛家居式陶瓷卫浴跨界经营
“倒闭潮”来袭 陶瓷卫浴该如何寻求避风港
陶瓷卫浴 “倒闭潮”来袭 陶瓷卫浴该如何寻求避风港
陶瓷卫浴“倒闭潮”来袭 何处是避风港
倒闭潮来袭 陶瓷卫浴业如何寻求避风港
夹江陶瓷卫浴产区转型升级数亿资金投入
陶瓷卫浴业“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