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暖花开的四月都到中旬了,眼下正是装修的旺季。但是市民陈女士在选择装修公司遇上了难题,非要请熟人装修才能放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记者调查发现,现在越多越多的业主对于装修业内的混乱现象比较担心,各种猫腻、潜规则的存在,确实威胁着家装业的诚信!
家装业陷入诚信危机 监管缺失是关键
事件回顾:“马路游击队”坑人没商量
只要一看到卫生间(卫生间装修效果图)墙上的瓷砖,魏女士就气不打一处来。装修不到两年,一天也没有住过,她家卫生间里的瓷砖釉面就纷纷脱落。好端端的墙面,变成了大花脸。阳台(阳台装修效果图)上的乳胶漆也大面积起皮脱落。魏女士不死心,到工商部门查询,得知那家装修公司已经注销。她投诉到相关部门,至今没能解决问题。
市装饰协会负责人说,一部分有营业执照和装饰装修资质的小公司,因经营不善关门,居民家庭装修出问题后,压根找不到人。一些“马路游击队”改头换面成立的小公司,有营业执照,没有装饰装修资质,往往用低价吸引顾客,一旦装修出了问题,大门一关,溜之大吉。
类似事件:正规装修公司犯低级错误
请“马路游击队”装修不靠谱,请品牌家装公司装修,是不是就有保障了ς12日,硚口区居民魏女士向本报投诉:她请一家品牌家装公司装修,结果留下一堆后遗症。魏女士说,去年7月,她花4万元请这家公司做基础装修。工人施工时,将厨房(厨房装修效果图)和餐厅(餐厅装修效果图)之间右边新砌的半堵墙砌厚了大约2厘米,导致后期装修时厂家上门安装的门框厚度不一致。因为门框、门套宽度悬殊,厨房门没法安装,她只好不装门。
她家主卫生间的盥洗台,设计师原本设计在靠门一侧,因为工人施工时将水管预留短了一截。后期装修时,不得不将盥洗台改到靠窗户一侧。客厅和卧室墙面的乳胶漆,出现了多条裂纹。“品牌公司装修,怎么会犯这些低级错误ς”魏女士想不明白。
装修监理也不能让人放心
一家品牌装修公司负责人称,出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二是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品牌家装公司大多请了工程监理,为何管不好施工质量ς这位负责人说,家装工序较多,工艺复杂,目前主要通过“人盯人”监管,难度比较大。品牌装修公司一般只聘请几位第三方工程监理,但平均每一名监理要管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工地,根本管不过来。有的监理跟包工头关系好,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也可能马虎一些。家装行业利润较薄,有些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为保证自己有钱赚,让工人偷工减料,小问题累积起来,成了大问题。
行业现状:三成装修闹纠纷 六成企业不合法
据相关关部门调查,近两年消费者选择购买并装修房屋的比例占大宗消费之首,达到了38.1%。然而,家居装潢不尽如人意,常常产生纠纷,投诉居高不下,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甚至蒙上种种阴影。家装业所筑就的诚信几乎是座危墙。
三成装修闹纠纷 六成企业不合法
三成装修闹纠纷
有关部门曾经对本市的家装行业进行过深入调查。调查发现,目前上海家庭装潢消费平均价格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约为房屋总价的十分之一。调查还显示,34.5%家庭在装潢过程中发生比较严重的消费纠纷。在家装业的诚信调查中发现,消费者对家庭房屋装潢的总体评价一般。消费者认为,在家庭装潢业广告宣传的可信程度比较低,近50%的装潢广告名不副实,真正全部可信的只有4%,其他的只是部分真实。
四种纠纷最常见
从受理家居装潢投诉总体看,常见的有四种纠纷:
一是合同签订不规范、内容残缺所引发的纠纷。一些消费者与装潢公司签订装修合同时,往往比较轻率随意,一些应约定的条款不甚明确,有的条款含糊其词,致使装修一旦未达到预期的要求便产生纠纷。还有一些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草率签字,在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只得自己吞下苦果。
二是装修材料引起的纠纷。装修的方式一般分“清包”和“全包”两种。所谓“清包”,即包工不包料。所谓“全包”即包工包料。如果消费者选择“全包”方式,一些装潢公司在材料的使用上常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手段来蒙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的权益受损。
三是施工质量差引起的纠纷。一些装饰公司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差、技能低,从而引发不少质量纠纷。
四是延期完工引发的纠纷。
六成企业不合法
数月前,当时的市消协曾对本市的家装业进行过摸底:本市拥有3000多家营业家庭装潢的单位,其中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不到10家,鲜明地显示出目前家庭装潢市场容量大、企业规模小、从业单位多、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在这个市场中,具有合法身份的企业只有40%左右,还有60%左右的份额由所谓的“马路游击队”占据。而且一些具有合法身份的装潢企业用“转让”、“承包”等方式实现施工,而接受这些工程的又是由民工组成的作业队伍。
原因解析:家装业监管缺失 诚信成就标杆品牌
家装业监管缺失 诚信成就标杆品牌
缺乏自律是一些家装公司失信于顾客的主观原因。为了揽客,一些家装企业不惜低价诱导,然后在施工中利用业主对家装的不了解而偷工减料,在运作流程、施工管理上也极不规范,这些缺乏自律的家装公司使整个家装行业受到影响。“挂靠”也是家装行业不可承受之痛。我区的一些装修公司,往往只有几个设计人员,而主要的施工队伍采用挂靠的形式。这些施工队其实就是市场上的装修“游击队”,他们向家装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就以“正规军”的旗号四处揽客,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游击队”与挂靠企业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消费者利益得不到维护,也进一步损害了正规企业的信誉。
目前家居装修纠纷多起来,另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目前萧山的装修企业没有相应的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没有相关的制度法规对企业进行约束。
还有一个就是有关法规宣传不到位。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装修质量验收规范》等法规,但消费者对这些维权法规知之不多。
专家建议:“透明化”是诚信关键 诚信成就标杆品牌
装修透明化是解决行业消费诚信的关键。尽管政府在近年来出台了许多相关规范,譬如《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等,但由于宣传不到位,使得许多的消费者对这些规范还是一头雾水。更重要的是,在对于家装透明的引导上,并没有整理出适宜消费者理解的内容。而仅靠一部分有责任感的家装企业与少数媒体的引导并不能支撑起消费者的信心。——张仁(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委员会副秘书长)
装饰行业在不断努力,但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原因,行业缺乏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的成熟品牌。某些装饰企业企图效仿运用“价格手段”来创建品牌,结果却是事倍功半。“低价战略”没有建立起行业的标杆品牌,家装行业作为特殊的消费品,低价换来的却是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受到了损害。
业主维权注意三点 强调规范管理提高准入门槛
第一,业主自身要有维权意识。从选择装修者开始,到签约、进场装修、施工监督、验收结款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考虑周全。如付费环节,不要一次到位,应分阶段结算,验收合格后,最后结清款项。
尤其是签订合同环节一定要牢牢把关。《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合同内容包括装饰装修工程保修的内容、期限。验收合格后,装饰装修企业要出具质量保修书。对于装饰装修企业负责采购的材料及设备,应当向装修人提交说明书、保修单和环保说明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两年,有防水要求的厨房、卫生间和外墙面的漏为五年。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对于这些条款,业主在签订合同中一定要提出来,不能由装修企业说了算。
第二,当出现问题时,可依据协议与装修者协商解决,若不成,则请消协调解,或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也可按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诉讼。
第三,信誉是装修企业的财源。装修公司应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质量,参与品牌规范化运作。政府应加强市场督导,严把准入关。可考虑通过成立行业协会等形式,加强行业内部管理,规范行业行为。
规范管理提高准入门槛
家装业诚信事件发生的不少,亟须有关管理部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净化家装市场,建立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提高家装准入门槛,让一批规模小、技术力量弱的公司自然淘汰出局,让那些无资质、不规范的家装公司失去生存空间,为诚信经营和有实力的家装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对屡屡出现质量问题、多次被投诉的企业要及时将其清除出家装行业。
此外,家装行业应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誉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家装施工要严格按明确的技术规范操作,这样,才会走出家装行业的诚信危机,开创出家装行业的一片艳阳天。
相关知识
三成装修闹纠纷 家装业陷入诚信危机
家居装修需谨慎 家装业旺季来临慎防装修陷阱
武汉家装业陷入信任危机 多数市民装修首选熟人
老房装修市场火热 家装业迎线上线下大混战
卫浴业遭遇诚信危机 低碳卫浴成趋势
柚子装修叶旭晖:互联网颠覆家装业三个理由
家装业遭遇信誉滑铁卢 半数消费者放弃维权自认倒霉
家装业投诉四大焦点 隐蔽工程质量投诉居榜首
家装业上网“过冬” 在线装修时代来临
三大改变觅突围 成都家装业硬战低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