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芬迪拒绝中国人参观事件报道之设计行业评论

芬迪拒绝中国人参观事件报道之设计行业评论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7月06日10:35 家居装修知识网  

  【事件回顾】中国设计师在第50届国际米兰家具展上遭遇芬迪“闭门羹”,搜狐家居记者在米兰展期间前往位于7号馆的芬迪展位了解情况,记者向芬迪接待人员表示是来自中国的媒体、想进去参观,对方说要请示下她的主管,在20分多钟后,接待人员的主管带着搜狐家居记者进入展馆,并嘱咐不要拍照,参观的过程她一直寸步不离。当记者问起为什么好多中国设计师不能参观芬迪时,该主管解释说:当时我不在场,不清楚具体情况,但中国的设计师如果没有邀请函就不能进入,我们欢迎中国媒体。>>详情

  业内大佬如何看待此问题?>>详情

   今年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期间,芬迪(Fendi)的展位入口设置了关卡,只允许部分人进入,拒绝中国设计师入内参观。对芬迪此行为,搜狐家居设计师特采访诸多业内设计师,大家众说纷纭,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

  【行业知名人士】

中国室内设计泰斗 张绮曼

  中国室内设计泰斗 张绮曼:米兰家居展“芬迪”竟然拒绝中国设计师参观,这样的事情出人意料,使人气愤,在国际大展期间如此藐视中国人,我们也就应当让他们退出中国市场,不要来赚中国人的钱,一个创新设计的家具参展,不仅要让人看,也要让人试用和使用。展览是文化的交流和推广,怕别人看的家具最好不要拿出来参展!

清庭设计中心创始人 石大宇

  清庭设计中心创始人 石大宇:FENDI于米兰国际家具展期间,如果拒绝的是来自中国的买家或参观民众,那是另一回事,但拒绝的是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入内参观,则是对中国设计界公开的歧视,鬼老们认为中国人是一个次等的民族,进行着抄袭也就是偷窃的行为。大家会有愤怒的情绪很正常,但我认为怪不了别人,重点是我们承认自己是次等的民族吗?如果不是,就要正视中国“享誉国际”的山寨之名,讨论如何改善仿冒的现象,开发属于中国的原创设计,而不是再一次“集体失忆”、忽视问题。“拒绝中国设计师” 释放出比“ 拒绝中国买家”更严重的讯息:中国的设计就等同于抄袭的设计。

  中国人绝对有创造力做出自己的设计,希望政府能从政策面上来推动、鼓励原创设计的发展,但要有心理准备,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长期耕耘。过去百年来,为了求生存、脱贫,我们的民族性变成习于投机、爱走捷径,尽管“拿来主义”能带来经济利益,却牺牲了整个国家的形象,而这是短时间之内改变不了的。

  清庭成立15年来,致力于推广优秀的设计师与原创设计。对我来说,任何支持“山寨”的理由都无法成立,当我们想拥有一支名牌手机或名牌时装,却因为买不起而选择“山寨”时,是否曾反思过这种“一定要拥有”的心态?依照自己的经济能力购其所需,也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拒绝仿冒的表态。

  在早期,台湾也背负抄袭恶名,来自台湾的买家同样不受欢迎,虽然近几年来状况已经改善,但我自己会特别谨慎,一般不带照相机进展场。这些国际知名的厂商除了从参观者的名牌或入场券上辨别其国家、公司,来决定通行或拒絕,也会从衣著来辨认,排除他们认为不像会支持原创设计的人士,而最不受欢迎的装扮,则是一手拉著小行李箱,一手握著高级相机,前者是为了收集目录,后者则是要多拍些照以利抄袭。如果是真正专业、有诚意的买家,大可直接下订单,再要求厂商将目录寄到自己的公司。

  在台湾,还有一个特殊现象:会组织旅行团针对米兰家具展等知名展会各处参观,美其名为观光,但其实是想在这种专业展会中捡便宜、仿冒、看热闹,而非真诚地想采买、销售。这也是令国外厂商感到气愤、印象大打折扣的原因。

香港著名设计师 方振华

  香港著名设计师 方振华:几十年前是日本人给拒了,今天我们,难怪!因我们最爱做A货!我才不怪他!日后当中国成设计大国也会如此呢!

  北京何镇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何山: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可以着急,没得抄了,有些人可以自喜,原来自信不是说的,不自信已不是说的,做了才知道。

著名艺术家、设计师 邵帆


著名艺术家、设计师 邵帆:今天中国的设计,我感觉面临着一个原创的问题。因为大家也在讨论原创,民族性、国际化,或者设计与艺术这种关系。米兰展芬迪家具这个事本身也是好事,让大家更多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的确是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前两天在一个活动上也提出类似的话题。因为我当时想到了一个“匠”的问题,大家都在想原创、设计,这一方面中国是很缺少的东西。但是我们同时忽略了一个“匠”的问题,“匠”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法国十八世纪的美学理论家,叫法兰斯,他说过一句话,对艺术最大的伤害只有两种人。一种人不是艺术家的匠人,另外一种不是匠人的艺术家。这两个东西要平衡。因为我们往往就会跑一边去忽略了另一边,“匠”这个东西其实,包括意大利,今天看到意大利人,日本人,德国,或者是荷兰,在设计上虽然是走在前列的这些国家,其实他们的“匠”的一部分是非常强的,这个在中国的古代也是这样的,中国古代我们的“匠”也是非常非常的强,包括日本从我们那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到了中国近一个世纪吧,这种艺术的东西肯定是缺乏,但是“匠”的东西同时也被大家忽略了。这两者的关系,包括在老子的眼中,很多大师,或者所谓的巨匠,不是文学家,诗人这种,底下是庖丁解牛,或者做车木匠,或者射箭的射手,他认为这些人是他最崇拜的大师。包括米开朗琪罗自身的认识都是对“匠”的认识,尤其二十一世纪,中国把艺术和“匠”,大家要不然跑到那边去,要不然跑到艺术至上,忽略了“匠”的关系。
包括还有一个话题,今天大家都说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这个问题,当然我们要回到中国创造,这个提法首先是非常好的,我觉得有时候一旦提出口号,这个味道有时候会变。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个制造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北京建筑工程装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李俊瑞


北京建筑工程装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李俊瑞:出现芬迪事件是有原因的,不得已为之,先从中国人自己找原因。在于主办方律师接触,相信自然能解决!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赵寂蕙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赵寂蕙:好好如实深度报道这一件事,最终达到批评他们,我们自省,然后促进民族人居空间产品的设计研发,这事儿媒体有责任,中国相关系会也有责任,中国相关协会也有责任!

  

著名原创家具设计品牌DOMO nature创始人 赖亚楠

  著名原创家具设计品牌DOMO nature创始人 赖亚楠:有关芬迪家具不让中国人参观的事情,我个人是亲身经历的,但不是在米兰展。今年在芬迪我的确遇到这个非常尴尬的事情,我一向挺有优越感,到任何地方都非常受欢迎,但芬迪的确表示所有中国人,虽然没有明确展示,但有人在门口拦中国人或亚洲面孔的人,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我对他们说我是买家,我之前在国贸定了三百万芬迪的货,我想来看一看有什么其他产品,在我说明来意后他们让我进了,但我非常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想当然的,的的确确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当天晚上我就给芬迪老总写了很长的一封E-mail,把我的想法,非常客观、平静的告诉他,一个星期左右收到老总的回信,首先他表现抱歉,不知道我是他的客户。
今年我在一个展览上还看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一个展位立的一个牌子大概写着“我很欢迎中国人来,但是如果为了拍照或复制的目的,那对不起我不欢迎”,我从来没在一个展览上看到这么直接的告示。当时也是心头一震,感觉非常不舒服,这一切我们自己要内醒,我们的设计究竟怎么做?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未来可能狭隘的讲民族意识,要给中国人争气可能靠在座每个人,但是这是相对的,要一分为二的看,的确现在设计面貌、状态上的的确确存在一些所谓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大家非常清醒的看到的。我觉得这个东西不足以影响我们继续走下去,我相信未来和前景应该是非常美好的。

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创始人 杨明洁

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创始人 杨明洁 这很正常,不止这一次了!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带着作品参加米兰展。最近,也有一家知名的意大利家具品牌委托我们设计一款书架,已经完成样品,估计在6、7月在米兰发布。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这只是某一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总建筑师 赵虹

  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总建筑师 赵虹:芬迪拒绝中国人参观的事儿其实已经不是一次了,这些企业家去他们做的一件事情,像赖老师说中国有他们多企业在做。我刚才想讲的我们在座的学生,大家都想有志成为一个设计师,其实设计师背后也需要的企业去支撑。当我们企业不去生产的时候,我们也很无奈,可能也跟邵老师在探讨,我们中国人都喜欢把玩,做一个东西希望自己哪怕是一种自尊也好,或是西式价值,大家小圈子里交流,精神上的东西。而产品企业是可以复制,可以山寨的,我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付出。我刚刚听说在中国要做一个药,投入大概两千万才能研制一个药,而这个药方被那些专家拿走后,他就可以卖给别人,然后药一下子变得很廉价,最后中国药已经不再叫先锋一号、二号,直接叫什么盐酸、酸钠,没有办法,你注册了以后,很容易被人复制。中国这么一种状况,我想人家是很难给你一个特别公平的待遇的。也需要我们企业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


观唐户外家居首席设计师 潘杰


观唐户外家居首席设计师 潘杰:在米兰展上芬迪是拒绝中国人是正常的,我在巴黎展上也被拒绝过,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国人自己没有按游戏规则做事!中国古人留下来的“三十六计之暗度陈仓”他们不理解的!所以他们只能用“拒绝”!

北京艾方环境艺术设计公司设计总监 方振鹏

北京艾方环境艺术设计公司设计总监 方振鹏:芬迪拒绝中国人参观做得好!支持!不让中国人参观是因为中国人太会抄袭!难道中国人就不争点气?做出自己的原创设计?呼吁成立中国原创设计联盟,坚决打击那些靠抄袭为生的企业和设计者!

美国《室内设计》杂志执行出版人 赵虎


美国《室内设计》杂志执行出版人 赵虎:拒绝芬迪!

长沙鸿扬陈志斌工作室总监 陈志斌

  长沙鸿扬陈志斌工作室总监 陈志斌:去年看米兰展就不让进!愤青的说法是:丫的就不信你永远收着不见人!爷还不尿你!回头想想:咱中国这么多设计师就是数量巨大的见解用户,这么优质的广告受众也不懂珍惜,让它后悔一万年!

北京方合建筑合伙人设计总监 欧阳昆仑

  北京方合建筑合伙人设计总监 欧阳昆仑:是件好事,不论在短期或长期来看,这是个事件或转折点,是个起点、坐标,是个历史性时刻,也是个助燃剂、催化剂,是甘霖般兜头冷水,让很多人冷静点,总之没什么不好,对中国人而言,对此我意识到很多,全都是积极茁壮的,而芬迪有自己的原则,应该尊重!

世界花艺设计师协会会员 梁平

  世界花艺设计师协会会员 梁平:这是没有教养的表现,他们应该觉得羞耻!但是我们也应该反省下我们为什么不受待见?

  意地筑作室内建筑设计事务所及大然设计品牌创办人 王珂:我觉得他们只是在做秀,让别人或好奇或气氛,从而达到被关注的目的。

  【新生代设计心声】

无域空间设计刘艺:既然出了这样的事,就说明它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愤怒,我们的设计领域也好音乐创作领域也好,都有着类似或着说很严重的不作为现象,就像是长期长在我们身体上的一个脓包,人家给你挑破了,慢慢的就愈合了,总是没人挑破,那么只能越长越大!我反而觉得这是好事。

曹杨:对于这件事,过去也许我会跟大家一起愤怒,一起讨伐!可是现在冷静想想,中国什么时候真正能够保护好知识产权,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国的原创设计?!这些才是根本问题!

艾恩迪(北京)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气愤之后,还能带给我们中国设计师些什么反思呢。中国设计要想走好,走远,走出自己的品牌,就得要有自己的东西。就跟我们曾经引以自豪的中式建筑一样,有自己的东西,但是现在有多少设计会为自己中国的东西而努力呢?更我的是模仿,再模仿。一味的跟国际靠。我想我们站在巨的肩膀上是没错,错就错在不要永远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时间站长了人家也会不舒服的。

浩澜设计总监 李浩澜:关于中国人在米兰展的“芬迪”展厅被拒一事,愤怒之余要有理性的意识…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有可能因山寨而被毁,看看我们把北欧的曲木家具用在廉价的快餐厅,又看看芬迪的几款号称经典的家具被中国设计师仿滥…你便会理解其实老外也是不容易的…归根结底有那么一批设计师去米兰的目的就是copy,同是去年米兰展上的新品刚一展出便在几日后的广州家具展上被“copy”,你不得不钦佩中国速度吧,如果中国出一批象朱小杰这样的设计师,也许老外会对我们另眼看待了…

  行业观点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相关知识

芬迪拒绝中国人参观事件报道之设计行业评论
抄袭风席卷中国家具行业 原创设计亟待提升
米兰家具展芬迪被指“看人下菜碟” 拒中国设计师参观
芬迪拒客羞辱“中国设计”“抄袭风”不刹难自强
罗芬迪床垫:关注睡眠健康 成就品牌特质
直播:"创新·创造" 搜狐家居高校沙龙央美站
“达芬奇事件”透视中国家具行业之痛
家居行业“山寨”横行 设计人才短缺是软肋
卡西纳李保罗:将保护原创设计从法律落实到行动
家具企业表情盘点:谁偷走了家具人的幸福感?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芬迪拒绝中国人参观事件报道之设计行业评论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