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澄迈首个美丽乡村——向阳村
图片:澄迈首个美丽乡村——向阳村家庭旅馆建成
众所周知,澄迈是工业大县,是海南省第一个GDP、固定资产投资都超百亿元的“双百亿”县,也是海南省第三大投资体、第三大经济体。然而澄迈在工业上的巨大成就并没有掩盖其在农业领域同样卓越的表现。近年,澄迈县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加快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也正是其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其扶持农业提供了坚强财力保障。其一直注重用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途径让澄迈的农业开辟了崭新的新天地。
“长寿”、“富硒”、“绿色”三大招牌闪耀全国
要说澄迈的农业我们就不得不从“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三大特色城市品牌和农业基础说起。权威研究表明,澄迈土质以红壤和沙土壤为主,水源中有益人体元素硒、锶等并达到了国家天然矿泉水的标准。土壤中硒含量每公斤440微克以上,相当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土壤平均值的两倍,“富硒土壤”所产大米、蔬菜、水果等,富含钙、镁、硒等矿物质微量元素,人体摄入后,可大大增强抗病能力和延年益寿。这就是澄迈农业得以“做优做大”的核心品牌竞争力。结合不久前召开的海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要为农民增收做实事的要求。我们不难明白澄迈拥有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且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必须紧紧抓住,决不可错失。
与此同时,澄迈“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思路一以贯之,关于农业发展的所有政策措施,都是从澄迈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在农业投入层面
记者从8月13日召开的澄迈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获悉,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助农民增收决定,将助农民增收提升到制度层面加以保障。确定未来五年澄迈县农业投入总量达到50亿元,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力争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根据《决定》,澄迈首次将农业投入与财政支出和土地收益进行挂钩,农业投入不仅要保持较高增速,而且提高财政支出中农业投入比例,财政对农业总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10%,农业投入占财政年度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0%,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其中,农用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土地开发资金要高于25%。做优10个以上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品牌,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发展;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建设;实行农业项目化,以项目向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申报专项资金。
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贴息贷款力度;完善林权证交易中心,建立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县财政对优质品牌作物保险予以补贴。
在打造农业品牌层面
打造品牌,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规模经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保证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全国各示范城市中唯一的县级“商标富农”示范单位,从09年至今,坚持按照“围绕品牌抓农业”的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解决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以“创品牌、推品牌、爱品牌、护品牌”作为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的重要环节。努力走出了一条“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新路子。2009年4月,澄迈县与海南省工商局签署合作协议,率先在海南省实施“商标富农”示范县工程;2010年5月,澄迈县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澄迈县成功打造了一大批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1年澄迈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212元,2012年达8165元。
近年来澄迈县按照工业化科学管理模式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先后荣获中国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国家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农业示范区多项殊荣。2012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55.76%亿元,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8165元,增长13.2%,比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高出757元。稳步实施“商标富农”战略,打造农业品牌。目前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
最近召开的澄迈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更是提出了若干打造品牌的具体措施:其中,为深化商标战略,大幅提高名牌创建的奖励标准;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一次性给予奖励20万元;获得海南省名牌产品或海南省著名商标的一次性给予奖励5万元。
编辑:沙鸥
在标准化生产层面
澄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32家,带动农户4.3万户。已建成预冷库27家,预冷规模达5万吨,库容量约占全省的1/3。澄迈已建成获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19个,面积16.8万亩,获省检验检验局认证备案的供港澳瓜菜生产基地8个,面积3.8万亩,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80个。
作为“中国果菜十强县”和“无公害果菜科技示范县”,澄迈县在发展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完善“有标识可追溯”体系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澄迈县建立了面积10万亩的海南第一个“有标识可追溯”供港澳瓜菜基地和惠民农产品出口配送基地;建设了海南第一家瓜菜出口加工厂,实现了瓜菜直销香港零的突破;建立了“澄迈果菜追溯信息系统”,完善澄迈农业信息网、县农业视频指挥中心,在各镇建立农产品流通服务站10个,实现三大农产品在网上可追溯、可查询;率先创建“农产品溯源智能卡”制度,连接果菜种植、检验、标准化生产全过程,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初步构建起县、镇、社、村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澄迈县先后制订和颁发了香蕉、苦丁茶、杨桃、丝瓜、菠萝蜜、蜜枣、尖椒、福橙等16个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取得了显著成绩。澄迈还建成了19个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冬季瓜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岛量、出口量、单项人均收入等五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在众多的无公害瓜果产品中,已经获得国家级认证的无公害瓜菜水果产品26个,其中福山咖啡、万昌苦丁茶、无核荔枝、澄迈福橙等享誉海内外,马来西亚杨桃、印度蜜枣、日本地瓜、美亭香蕉、黑珍珠莲雾、无核荔枝、无籽蜜柚等成为全省及全国精品。
在发展产业层面
澄迈县在产业发展层面的具体举措包括:强化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农民工劳务品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农民政策转移性收入;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其中,“美丽乡村”的建设为澄迈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据介绍,今年,澄迈县将重点打造“福(山)桥(头)带”、“永(发)美(亭)带”和“老城罗美(含沙吉村)带”三个美丽乡村带。在首个美丽乡村建成后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向外界表示,澄迈县首个美丽乡村是海南省首个按照“五结合五化”(“五结合”即建设美丽乡村要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结合;“五化”即环境净化、闲地绿化、村庄美化、村道亮化、布局优化)的要求建立的美丽乡村。在政府的引导下,居民对向阳村的居住用地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用地进行合理规划,统一改造民居,在村中建设家庭旅馆,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并依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美丽乡村”也成了澄迈旅游的新亮点。
此外,除了休闲农业发展外今年澄迈县还将加强农业科技园和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澄迈国家热带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澄迈琼台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台湾文化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地中海装修效果图)文化风情小镇建设,深入挖掘"世界长寿之乡"品牌效应,打造精品福寿文化旅游线路,鼓励发展3-5家农家乐和3-5家农业观光园(示范园)。
澄迈县农业部门还透露,澄迈县今年还将力争改造标准化田洋3万亩,新增常年蔬菜基地1300亩,建设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园1个,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8个,示范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10项。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量52万吨以上,出岛量48万吨以上。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合作,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对兴农增收的支撑作用。争取实现基础性农业保温饱、增收性农业促小康的战略目标。
澄迈在农民增收工作上领跑海南省,形成了宝贵的“澄迈经验”。在澄迈农业崛起的艰难过程中,“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及“先树品牌后做产业”这些农业崛起的重要战略,是澄迈农业取得成功所取得的最宝贵实战经验。
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澄迈经验”的成功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澄迈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发展思路所带来的影响力还将惠及澄迈周边县市的更广大农民人群。
编辑:沙鸥
相关知识
澄迈开创农业发展的“澄迈经验”
澄迈借力宣传片世界长寿之乡金字招牌
赴寿乡澄迈置业旅游 享海南西线潜力股
规划清晰后劲足:寿乡澄迈环境全扫描
获评“世界长寿之乡”一年后再看澄迈
文化新城——海南澄迈千年文脉的保护与传承
海南省政协委员建议:澄迈部分地区划归海口
绿色富庶人长寿:透过城市宣传片看澄迈
西环高铁开建澄迈经济活力倍增
澄迈老城开发区入围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