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艺谋的《英雄》为开端,中国电影开始了产业化之路,十年的时间,中国国产电影逐步走上了世界的舞台,而中国电影的特效产业也随着中国电影的兴盛而渐渐兴起,作为国内第一批影视特效从业者,白宇不但见证了中国特效产业从兴起到发展的前进之路,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大型项目。
一件白色的T恤,一条休闲短裤,当这个面容清秀的80后青年坐在面前的一刻,你很难想象,我们平时口中那些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的影片中,那些绚丽梦幻的镜头正是出自这个人以及他的团队之手,我们调侃的叫他白导。
交谈中在再三的询问下,白宇谈到了过往的项目经历,从早年吴宇森的《赤壁》到今年郑保瑞的《大闹天宫》,从《牛栏山白酒》的广告到《中华烟草六十周年》的纪录片,从世博的《清明上河图》到2012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他就这么娓娓诉说着,平静的眼神、幽默的谈吐,你可以感受到他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用自信的微笑去破碎着别人的质疑。
白宇:在中国 电影与电影特效脱节了
谈到电影,白宇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对笔者讲到:“中国电影近年的蜕变与国外大片进入中国市场有着很大的原因,目前国产片市场在经历过巨大冲击之后,已经渐渐真正成长起来,更多的国产电影也开始更具国际竞争力,预计在未来五年,如果国内的电影市场完全开放,更多的国际大制作影片进入,那中国的影视市场面面临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大的机遇,但可惜的是中国的大部分电影特效公司一直与电影行业脱轨,并没有进入到剧组的核心团队之中。导致在剧本写作到开拍前,特效制作的工作量、时间与经费,都会出现严重不匹配的状态,导致最终制作出的影片效果,参差不齐、差强人意。而对于此,特效团队在没有话语权的前提下是无力改变现状的。所谓中国电影特效的最大问题,不是其本身的技术层面以及流程问题,而是特效电影运作时,剧组与特效部门的工作流程问题。既然,中国电影已经迎来了特效时代,那么中国的电影剧组也要接受特效人员进入核心,不仅是影视特效,所有影视相关的周边企业,都应以更用心更专业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只有这样,中国的电影以及电影所涵盖的产业才会更具核心竞争力。
电影产业是一个链条,那个环节不行,就会被整个产业链抛弃
谈话中白宇更是提及当时冯小刚导演在拍摄1942的时候,曾经发微博感叹“今天拍轰炸的戏,埋了一公里的炸点,动用上千群演,请来国内航拍公司,结果搞砸。连基本的悬停保持直飞的动作都不能完成。技术不好可以练,最可怕的就是什么都敢应,事到临头掉链子。这件事给我一个教训,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吧。再不敢相信。”,说到这白宇也感叹道:“像这样的事件这就是因为在国内目前电影团队是分化的,特效只研究特效,负责设备的只购买设备,连细心研究都没有,等到大家凑到一起,发现谁也不匹配谁,这就演变成了中国的团队找不到项目,而中国的电影出品方,但凡有实力的用的都是国外电影特效团队,结果就变成了中国电影特效产业只能满足于中低端客户群体,电影特效的品质越做越差,接触到国际化影片,也被沦为了国外优秀团队的加工厂,只能完成耗时长有没有核心技术的部分。
要想学习技术,就先有做事态度
提起目前影视特效行业前景,白宇感叹到:自己曾经去新加坡、加拿大考察过他们的电影流程。真的是非常的严谨。这是我们要真心去学习的。人家的流程中对于项目的自主研发、科研产权保护都非常明确,做出来的东西不但是精品更是企业的标志。反观国内的影视特效市场,参观这些特效公司,十家有八家的作品都是相似的,几乎每家都接外包,做完了就交付,很少有哪家公司将项目制作与技术研发结合的。
说道这里白宇忍不住感叹,这与最初影视特效刚刚在国内兴起时的氛围完全不一样了,虽然我个人今年主要的方向就是出品自己的电影,但我还是不会放弃影视特效技术的,我就是要把以后的团队打造成国际化的团队,再利用影视剧出品的优势,扎实的做好影视剧特效研发以及应用。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知识
白宇:中国电影特效崛起之路
行业观察: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在何方?
名人堂|酷家乐X兰舍硅藻泥:新品类的崛起之路
家居聚焦:中国家具业出口未来之路
中国设计品牌计划 | 未来设计崛起之路“设计品牌化”
2014华日家居中国设计挑战赛访谈 石振宇:中国大设计(下)
市场追踪:探秘GOVOS蒸烤箱的崛起之路!
聚焦圣象 解读中国品牌崛起之路
从个体品牌到区域品牌 四川家具崛起之路
夕阳无限好 橱柜老字号寻品牌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