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实录】“源•创” 设计创造品牌影响力论坛

【实录】“源•创” 设计创造品牌影响力论坛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9月06日14:01 家居装修知识网  

  “源•创” 设计创造品牌影响力论坛,企业为市场之源,设计为市场的创造力,企业与品牌联手提供品牌价值影响力最未来发展大趋势,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品牌爱依瑞斯和首席设计师Marco Giorgetti,国内知名设计师袁媛,王珂,章易兮做客搜狐焦点家居,畅谈品牌和设计师合作。

  嘉宾:

  爱依瑞斯董事长范姗姗

  依瑞斯首席设计师MarcoGiorgetti

  产品设计师、袁媛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袁媛、

  意地筑作室内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 王珂

  中央美院公共艺术研究所张易新女士 章易兮

  主持人:搜狐焦点家居 宫素深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搜狐焦点家居举办的原创设计师沙龙,今天我们请到几位跟我们非常熟悉的老朋友,爱依瑞斯董事长范姗姗女士,欢迎范总。中央美院公共艺术研究所章易兮女士,爱依瑞斯首席设计师Marco Giorgetti、旁边是我们两位国内知名设计师,袁媛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袁媛,意地筑作室内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王珂女士,欢迎几位老师。

  今天把几位请到这里谈一谈我们的设计创意,源于爱依瑞斯2013年跟我们意大利设计师Marco Giorgetti有一个合作,首先从范总谈一谈,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您跟马可先生建立合作,对我们合作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分享?谢谢。

  品牌联手设计师是未来大趋势

  【范姗姗】大家好,今天非常开心能与袁媛、王珂一起参与“源·创”设计论坛。一个品牌长久发展设计肯定是灵魂。大家都知道国内家居市场这几年变化特别大,从原来简约的时尚家居,欧式、美式乡村,行业比较细分化,还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新名词,后现代、轻奢、时尚简约、极简,这几年特别多的设计师产品和独立品牌也出现在我们的市场,前些年确实家居同质化特别的严重,特别是我们的沙发,我们属于大宗类产品,产品比较宽泛,现在有一千多家专卖店,制造我们这种时尚简约沙发有很多企业,基于这些我认为设计是一个必然趋势。我跟马可之间还是非常有缘分,我们也是通过朋友和相关部门推荐,从认识到合作的时间很快,我认为马可是非常优秀的,无论是他的职业习惯和他对设计的理解,或者对产品的细节都是非常注重的,这一次跟马可合作,我们对他是很认可的。

  【主持人】我要问一下马可先生,您认为这一次跟爱依瑞斯合作有怎样的感受和体会。

  【马可】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认为范总是一个伟大的领导,她会带领我们把这个事情做的很好。

  【主持人】刚刚我也听到我们的范总和马可先生相互非常认可,在相互认可的基础上,您对爱依瑞斯企业,对他的了解,以及对他的产品设计有什么样的想法?

  

  【马可】一开始我会先考虑产品造型和价值,然后再考虑加入新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很重要新元素和新细节,提升品牌的设计价值,进行“再”设计,我会尊重品牌的原来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升。但最核心的内容是必须尊重舒适性和功能。

  【主持人】非常感谢,相信合作的产品会让我们非常期待。我们今天也请来了三位非常知名的国内设计师,我旁边的王珂老师在做很多的产品设计,也在跟很多品牌有一些合作,我想请您谈一谈目前跟品牌合作的感受和体会。

  【王珂】我个人跟品牌合作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有一点感觉,作为一个设计师如果你想在较短的时间内速度成长起来还是跟比较好的企业和品牌合作,这样会让你对工艺、材料和市场敏锐度的把控,比自己做要更直接一些,毕竟品牌具备非常成熟的团队。作为企业,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还是设计,设计师的出现可以帮他把产品线的深度、高度都会有更大的提,其实设计师和品牌合作是一个互相推动,互相成长的过程,而且是非常健康的模式。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收获也是非常大的。我虽然目前没有做家具,做过一些生活的器皿和一些灯具,也是跟一些品牌合作,我做的一些器皿跟丹麦的一个品牌合作。这个合作之初我自己先研发,设计成后在一个展会上他们把那个产品的版权收走了,以前是我自己做了一个品牌,从最初的打样、研发,到最后参展、推广、销售,这一条路我自己都在尝试做。后来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不光是好玩儿,还必须非常理性的投入很多精力,像项链一样,要把各个环节串起来才可能做好。在我比较困惑的时候,丹麦这个品牌出现了,希望把我这个设计收走,我觉得跟他们合作非常的好。每年他们有四次国际展览,推广力度很大,可以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销售,从设计师的角度这样我就可以做回我非常愿意做的事情,我的本职工作,我就专心研究这个产品就OK了,他们有很好的团队配合市场推广,包括打样过程中跟工厂技术的推敲,很顺畅,比我自己做纠结的往前推要好很多。现在也是尝试着跟一些品牌合作,在我自己手上做的基本上是纯手工的东西,我要研究和探索的领域,做这种很生活化的设计,我还是希望跟一些品牌合作。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袁媛一直跟品牌有合作,今年也在做工作室,能不能谈一谈你跟品牌合作和自己做工作室的定位,以及未来的考虑。

  【袁媛】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原来我在锐驰、跟曲美等品牌里做设计总监,现在自己出来做事务所,跟曲美是合作关系,会有一些感触。我可能不算最早,但也有七年多在企业里跟企业合作的设计师,我想我的身份相对特殊一点,像王珂这样独立的设计师朋友比较多,他们是纯粹设计师的身份,我有可能靠企业和设计师两边,说我是设计师也可以,因为我对企业还是很有感情的,因为跟制造业毕竟做了那么长时间,跟工人,打样的人和制造一线的相关人打成一片,做了这么多年,所以你说我是企业的人也行。我觉得合作的事情首先是个大趋势,我认同范总说的,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包括媒体、家具协会和各方面给力的力度和各种展会给予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大家都看得到,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资源向这方面倾斜。中间有什么?我觉得这对大家是一个机遇,对设计师和企业都是一个成长的机遇,现在在国内会跟设计师合作的企业首先不多,有合作的一定是这个行业里很领先的企业,观念很超前。合作里肯定遇到一些问题,大家也经常探讨这个问题,互相可能有一些观念上的差异,包括设计师和企业,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因为很明显设计师是比较完美组织,设计师希望把事情做的很好,希望他的设计感、创意、品质都能很坚持,做的过程中需要理解企业,我觉得企业是非常值得尊重,虽然这么长时间中国的制造业大家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但是能够做到今天都是企业打拼出来的,刚开始“天坛”的那个年代,那会儿基本上没有家具的年代,做到现在那么丰富,大家看到市面上这么丰富,其实企业在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做到今天才有一个这样基础,到再做创意。我其实非常尊重企业,打拼出来很不容易,设计师需要理解,需要理解企业在从那个过程到现在,其实已经很快了,但跟国际肯定有距离,国外是什么完善的情况,中国是什么完善的情况,我们在这么短时间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需要尊重、理解,互相沟通,因为互相都有值得学的地方,设计师有很好的概念,很好的审美,包括国际性的眼光。企业也有经验,他了解市场,接地气,包括制造,一个东西从艺术品到真正的产品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我觉得只要互相理解,未来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刚刚袁媛提到了艺术品的一些研发和作为产品的衍生,我们今天也请到了章易兮老师,她从室内到艺术策展,您对未来艺术品和企业合作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

  【章易兮】可能我不能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我要从头开始讲。我跟范总认识了十几年,当年我也是设计师,一直在为她做展厅方面设计的助理。十几年前范总他们这个品牌开始跟国外意大利设计师合作,当年据我所知在国内非常早,到今天跟马可的合作,我想越来越深入。我想一个品牌创始人这样注重她的品牌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我中间有点转行,我从设计师做到策展人,我2006年在艺术研究院,当时做设计过程中我跟范总也有接触,作为一个企业是直线的发展,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做设计的我想在座王珂老师和袁媛,我们做设计师对未来艺术生活化更敏锐,去年还跟范总探讨这个问题,我想我们未来生活的艺术化是要通过企业,爱依瑞斯在全国几千家门店,对艺术整个普适价值的推广是非常直接的。未来大家会看到爱依瑞斯范总这边提供非常好的,和艺术有关的产品,我想这是我们大家合作的渊源。今天企业在壮大,我们艺术市场也在跟企业,跟品牌沟通。因为艺术品不是单独成立,也不是从美术馆一定要进入生活,品牌是我们非常好的艺术衍生品的渠道,未来从面料,包括刚才王珂老师讲的灯饰,可能也会有一个转换,因为现在新技术,包括艺术转换技术非常成熟的,我想艺术未来对爱依瑞斯品牌的提升会有长足的帮助。

 

  成熟的设计师会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主持人】谢谢,其实未来可能更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刚刚我们几位设计师也分享了跟品牌合作的经验,刚刚袁媛提到的这一点,企业跟设计师之间一定要相互理解,可能有相互的认同感,就像我们范总和马可先生一样。我想请范总再分享一下,您跟设计师合作的时候,相互认可和相互理解的经验,你是怎么样跟设计师有一个更深入合作的经验。

  【范姗姗】刚才袁媛说的特别好,设计师跟企业之间的关系,我本人也非常关注,实际上我最关注两大块,一是产品的设计,一是整体的品牌在整个行业里的品牌形象和推广,这两块相当于招牌和脸面。我接刚才那句话,我为什么开始选择跟意大利设计师合作,刚才王珂说了很多家居小饰品是跟丹麦企业合作,确实丹麦设计师整个市场是很成熟的,只要合作设计就是终身制,你的下一代也可以享受到设计的版权利益,之所以丹麦的设计师能够很好的有自己的价值,他们的设计师市场非常的透明,很规范。但是丹麦设计更趋于生活化,平民化,很简约。我又讲回意大利的设计,意大利的产品确实是世界上比较知名的家具,当然丹麦有一个北欧风情,也是现在简约派的代表,在中国,大家都知道汽车一到中国,原来从两厢变成三厢,中国人还是喜欢能抓眼球的东西。在意大利,意大利家具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前列,意大利的产品无论是它的展示效果,无论是他产品的展示性效果,还是他的视觉性效果,包括他对工艺的讲究,对原材料的选定都是比较讲究的,很考究的。我跟马可,一旦进入到设计行业我认为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像香奈在88岁头一天晚上做完展后自己吃点安眠药离开了人世,她这一辈子自从进入了设计行业就没有离开,我想设计师年龄越大,越资深,设计师行业越到以后是越有价值,越到以后越有他的心得。你看意大利服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服装设计师,马可也是,他有40多年的设计经验,马可一直做产品设计,我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师你不用跟他说太多你需要什么样的,他看到你的一些产品,我认为他就会知道怎么做。

  第二,我们应该把一个品牌和一个作品分开看,我对设计师的理解在于,首先把时装设计和家居设计进行分析,时装设计更注重视觉,时装设计等于时尚和视觉感,家居设计更凸显一个整体感,袁媛我认为她真的非常理解,抓住了应该怎么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她应该处于什么样的角色。我认为家具设计更应该强调它的整体性、使用性和功能性,当然它的美感也很重要,当一个消费者坐在这个沙发上,当它感觉到舒服,实际上这一件作品已经让设计师花费了很多的工夫。实际上设计作品和设计产品还有一些区别,每一个设计师都有一些作品,刚才我们王珂有一个作品一直在做,像马可这样的设计师,他把一个整合产品,我认为作为一个家居品牌,不是说所有的产品都是发光点,但是他一定要把这些产品组合一起,让消费者对这个产品和对这个品牌有一个认知,一个产品的设计,一个品牌设计的DNA很重要,假如我们公司,马可过来很好,一是把我们的色彩进行了非常好的规范,他的设计也有他的手法,我认为意大利的设计对色彩的把握很成熟,最早爱依瑞斯以布艺在整个行业里认知度是比较高的,我认为马可对色彩的运用会非常的大胆和巧妙,他会恰到好处。二是他会把产品分季节性、年龄段。三是他对材质把控特别好,每年马可都会从意大利带回来很多好的、最新的材料、织物,包括功能件带到我们公司,他会亲自到我们的打样室,跟我们的设计师进行交流,对产品的工艺、细节的处理,这样对我们整个产品的提高和设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跟一个好的设计师合作,你真的不用跟他沟通太多,只要我们明白,我们自己首先做一个企业把这个品牌在这个市场的定位做准,品牌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部分是引领,一部分要跟这个市场同步,别到时候你设计的产品消费者看不懂,我们是先驱不是先烈,一定要让消费者看的懂,要让消费者接受。当然,另外一个角度要在这个市场上要有一点差异化,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如果做到这些,这个品牌也好,这个设计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

  【主持人】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和一个好的企业,他们之间合作会有很多特别好的竞争力的东西,会有一些结果。我想请马可先生聊一聊,在国外我们设计师跟品牌合作之间有什么样成功的经验。

  【马可】其实总体来说合作还是不错的,相对来说意大利公司给设计师的空间比欧洲其他公司给设计师的空间更大一些。首先是一个平衡,怎么在公司的风格,你的品牌诉求跟设计师个人的追求,个人的风格表达上获得一个平衡。一般来说这是有一定的难度,找到一个好的合作方,能够互相理解的合作方是也一定难度。我跟与范总的合作,未来很有信心,既会延续你们原来风格的提升,同时你会给我一个空间让我个人发挥。

  【主持人】马可先生在中国的空间自由度比国外哪个自由度大?

  【马可】首先在意大利给设计师很大的空间,中国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对设计师是非常理想的国家,我在中国已经合作了很多年,我是2006年开始在中国做,我的印象是中国人思维很开放,而且很友善,我很喜欢中国。

  【主持人】我再问一下王珂老师,今天我们请到范总和马可先生是国内企业和意大利设计师合作,您作为一个国内设计师跟北欧企业合作,在产品设计上范总提到了相互之间有认可度,您跟丹麦品牌合作,跟企业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和理解?

  【王珂】我觉得设计师跟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时候像打太极一样,互相拿捏、推敲的过程。我觉得设计师跟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也几种形式,有一种像马可跟范总这样,是完全渗透型的,他会全身心的投到你们这个产品线上。还有的设计师同时跟很多家企业合作,他的思维也是很发散性的,对材料和技术的认知,他可能更喜欢做更多的尝试。我跟丹麦的合作属于第二种,因为我做的东西比较杂,我本身学室内设计,做一些酒店空间。后来我慢慢的转到做产品这一块,我觉得以前做室内设计好多的经验会推动我去做产品设计,因为我每次去设计一个东西都会把他放在一个假想的空间,以一个使用人的场景想这些东西。跟丹麦企业双方合作这个度拿捏、把控起来还是挺难的,设计师其实是希望企业给更多的空间让他自由的发挥,但对企业来说,他的放一定是能够收的回来,我完全放出去,信任感给了你,这种风险能不能完全跟设计师一起分担,这是企业最担心的。比如家居品牌一个系列推出来市场不认同,对这个品牌冲击很大。我跟丹麦合作,他们的方式给我很多的自由,但是他会把他品牌核心,以及他们想追求的东西,他们受众的人群讲给我,大家具体做什么样的东西,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些都是由我自己来定。等于他自己有一个团队,他会把市场各方面分析评估的比较好,给我一个大的框框,我在这里做文章,每一个东西我们也是来回的推敲很长的时间,我站在一个设计角度做出来的产品,因为企业品牌更多是用数字讲话,而设计师更多是特别感性,用一些图形的思维,两个方向是不一样的。我的一个产品出来后往往对方会给出很准确的数字,尺度可不可以再小一点,这个是卖到台湾或哪儿,市场居住面积是多大,他家居的尺度是什么样,可能不需要这么大尺度,他会给到特别具体一线的数据,我觉得这对设计师是很好的帮助,这些我在自己工作室是不会清楚的,所以他把一线的信息回馈回来,我再做一些微调,双方都有一些退让,最后出来的东西会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基本上我们合作的形式是这样的。

  【主持人】比较相对自由的合作形式。

  【王珂】对,每年都会有一个大的主题给到我,看我有没有新的灵感和方向再出一点新的东西。

  【主持人】刚刚王老师在说的时候袁媛感同身受,因为你在企业里也做了这么久,可能王老师说到的一些企业她拿捏的标准,对于你现在做设计,比如你未来工作室的定位和方向的把握,你在设计上的着眼点和标准,是不是有后续的影响。

  【袁媛】我觉得王珂老师说的很好,她很有经验,因为跟国外的企业合作。我之前跟国外设计师聊过,也有一些了解,在欧洲也待过一段时间。欧洲的确是这样,他们的企业会有一个很系统的品牌管控,包括他每年有一个新的概念,他邀请设计师来设计的时候有详细的,他会给一个整体的方案,他现在品牌定位是什么,这个系列针对的人群是什么,时间结点是什么,今年的主题是什么,你要达到怎么样,怎么样,稍微有点像他说的表格性,很数据化的,你得在表格找,这是欧洲普遍的方式。国内一般来说还在形成,国内可能空间更大,像他说的相对来说空间更大,因为每一个品牌也有一些摸索的阶段,没有像国外人家几十年了把品牌做的很完善,因为市场也变动非常快,不像国外市场比较固定,设计师可以跟企业合作的方式,一个是像这样的设计提成,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像这种深入的合作,他会给你整个品牌调性上有一些把控,这是比较深入的,也有设计师跟企业联合做一个品牌。设计我觉得空间肯定很大,在中国做这件事情,我做了这么多年家居我的确很喜欢,我希望坚持做下去,能够跟不同的人沟通,能够学习。在这当中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没有像国外的合作路径这么清晰,包括我们原来在国外列出来的,该干嘛干嘛,他整个行业都非常清晰,从学生毕业应该怎么进入行业,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你不用想怎么走,就这么一条路。中国是可能性很多,大家去探讨,大家都希望把这个事做好,但是方法可能得大家磨合。

  【主持人】我们的章老师,您刚刚听了我们这么的嘉宾的分享,因为艺术可能更偏向于艺术家更感性的东西,她要是跟范总未来合作有产品的衍生品,在做产品演化过程中跟范总爱依瑞斯的品牌有一些契合度,您做这种演化过程中,未来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把它变成一种商品。

  【章易兮】我本来也是设计师,当时也是很感兴,现在我跟艺术家合作,跟更感性的人在一块儿,我现在变的很理性。你刚刚提的问题是我们一直想找到的,这中间一定要有人做这个工作,比如刚刚王珂老师提到作品尺度的问题,现在你放眼到家具城看家具,他配的画不管是印刷品还是原作,包括现在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他可能不会想2.6米的房子挂多大的画,它的尺幅是竖版的好还是圆的好,还是挂在沙发后面是怎样的表现方式,不管是装饰也好,雕塑也好,包括色彩。其实我们这个对艺术家没有更明确的要求是你要配合什么样,因为在艺术里更宽泛,他可能不但讲的色彩,可能还有意境。有一些艺术品比较好的能跟产品结合,还有一些波谱和影像类的,艺术比较多元化的和设计、品牌合作。包括地毯、面料和我们的灯饰,其实可合作的空间还是非常的多,我这一点并不担心,我们大家怎么找合作的点就好了。因为我作为设计师,我想这可能是我在这个行业中比较能够在两边,我既做设计师,我现在也在做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工作,我对企业和范总这样的品牌有所了解,我们想未来有一个设计师和艺术家,大家共同对品牌提升的作用,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设计提升品牌品质 提高生活质量

  【主持人】这个问题返回到我们企业范总这边,刚刚我们也谈到了跟意大利设计师的深入合作,还有未来如果有艺术品方面的探索,对品牌会有一些更多元化的元素进来。您在未来会跟更多的设计师合作吗?有什么样的规划?

  【范姗姗】鉴于王珂老师和袁媛说对设计师的路还在摸索,我也应该呼吁一下国内的企业,包括国内消费者对设计的认知和认可的问题。实际上一个企业和品牌,设计是负责关键的,我一直在想如果一个企业用头和身子、腿比喻,设计就是我们的思维,身子是我们的加工,我们在做制造,腿就是我们的销售,这三大块是缺一不可的。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品牌和设计师在头这一块,国外很多的企业他有可能自己没有工厂,但是他有设计团队或者销售团队,中间这个环节,很多国外到我们中国来进货做OEM,他掌握这两个环节,掌握他的渠道,掌握他的设计,掌握他的品牌,我认为我们很多中国企业他也非常迷茫,他不知道我下一步新产品应该推什么,我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个企业的悲哀,刚才袁媛说了国外的企业很成熟,很成熟也不见得他就是准确的。企业应该把对品牌的推广和对设计这一块放在首位,这是企业的命脉和灵魂。这一次我们牵手国内设计师和国外的设计师一起探讨这个话题,我们想呼吁和推动一下,我们对设计师真的要有非常好的认可和给他一个好的空间,因为设计师确实是会有很多的想法,他怎么样让这个设计师你的品牌里,根据你品牌定位设计出更好的产品,确实是你的公司要有明确的定位,我就给你一个提议,跟高考一样,我最起码给你一个命题,给你一个命题你才能把作文写好。设计师跟企业也一样,如果我不给设计师一个命题,我不给他一个准确的信号,他怎么能把很好的产品复制到你的企业中,这种对接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我一直在公司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设计师团队,因为我们要具体的操作,我们有开板和制作图纸的过程。未来爱依瑞斯不仅跟意大利的设计师,当然很多产品我们会通过马可交流达成共识,我认为这几年中国的设计师也步入整个实地的舞台,我认为也都很优秀。有几次我们中国的设计师到意大利参展一些产品,我也看了一下,过于重视产品,很多人说这个只能是看,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师有一个特点,我们有一个椅子,我忘记叫什么牌子很有名,他会把我们设计和生活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跟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和体会,这是我们国内设计师需要再补充的。我认为确实现在我们国内的设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设计师联盟,我上一次参加了中央美院新生的作品,我们现在真的不是为设计而设计,确实是为了需求而设计,要改变他的观念。为什么有的产品一看上去不像用的,一看这个产品是又好又有可用性。家居设计跟时装设计确实有一定的区别,设计应该是等于它的实用性需求,设计也等于设计性,但是时装一定一出来就是万众眼光集中在他身上,家居作品不是强调这一点。

  再回到我们的话题,我本人非常尊重设计师,我也认为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保持跟设计师良好的合作,各种方式的合作,我认为是根本。为什么国外很多的品牌不排斥一些设计师,有一些品牌有主题设计师,还有新锐的设计师,这样才能保持你品牌的活力。通过这几年我对设计的理念,未来爱依瑞斯也会更侧重这一块,如何把好的设计作品跟我们的产品结合在一起让消费者接受,会把更好的东西,巧妙的设计融入到你感觉是平常的家居产品里来,这是企业要做到的,也会给设计师一个很好的空间,我认为也会给他一个很好的价值。企业有品牌价值,我认为我们设计师也是有价值的,你只有充分的认可他,他才能发展。我也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设计跟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这几年我认为意大利的家居设计有一些停滞,我不知道袁媛和王珂有没有这种感悟,肯定跟经济有直接的关系,设计师也需要认可,也需要发挥,也需要他的经济基础,你只有这几样给他提供到位了,这个设计师才会给你做更好的产品。确实设计师很多时装为什么走到全世界,因为时装是属于消费品,家居是耐用品,拿一个包两万元、三万元,或者限量版,包括现在很多潮牌,孩子的鞋都很贵,它本身价值不是很贵,但是它形成了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呼吁家居设计的重要性,把家具的价值感再推起来,让大家认知,对家具品牌的认可,对家具品质的需求,实际上生活中你对外和对内才能提高你的生活品质,这是我们要呼吁消费者对消费品牌意识的提高。

  【主持人】刚刚我们也听到范总跟我们设计师坚决合作的态度,也相信未来设计师跟企业合作的机会和空间也是越来越大。我想请马可先生再谈一谈,您在跟中国企业合作这几您,您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理解有怎样的感受?

  【马可】中国市场首先我有一个很好的经验,我做了有八年,过往的感受很好。从基本来说,每一个市场有自己的口味,或者自己的喜好。中国市场有特定的喜好,在中国卖的好的东西不一定在欧洲卖的好。第二个,现在年轻人起来了,20到30岁,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这些小孩,这些人起来了以后,我看见中国的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我看到未来会有更多的变化,我觉得敞开了全新的门。市场在变化,这些小孩很多从国外回来,对国外的信息也很了解,我看到中国市场在变,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看到国外的设计师,我也有意大利的朋友在中国上海、北京工作,中国现在是一个很开放的时间,有一个全新的起点。

  【主持人】刚刚王老师谈到自己做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小产品,器皿和灯具,您这边也在做自己的小品牌大然,您在设计的时候也是以自然的状态,可能心态特别轻松的环境下做小产品设计,您在做这种产品设计的时候,怎样平衡自己的设计风格,在跟品牌合作中怎样结合品牌的理念和风格,怎么把握这两者的平衡点?

  【王珂】这个方式是不太一样的,其实我自己做自己品牌的更随性一些,我在做每一个产品的时候,有时候更多的是凭着感觉,我没有刻意的平衡什么,我比较相信我作为这个行业里从业也快二十年,从一个设计师慢慢推,做一些家具、灯具到一些小产品,我的感觉还是比较正确的,不一定要做类似的市场调研工作,我相信我的感觉能代表一些人的需求,所以我做的时候没有过多的平衡这个,我做我自己这个品牌,希望通过这个释放我自己的一些感觉,让别人知道我想做什么东西,我对设计的认识。大然因为我自己在做所有产品设计的时候,他的灵感来源都是从大自然来的,这可能跟我自己个人的思维逻辑都有渊源,我一直很认同我们人是自然的一分子,虽然我们完全住在自己缔造的空间里,但是我们的器官会跟四季,会跟自然万物的东西都有一些说不清楚的关联,所以我们没法割舍开,我坚信我们每个人对大自然的需求,以及自然带给我们放松的感觉,这是一定的,所以我一直尝试着从大自然的元素里找一些东西,我觉得把自然当中美的东西赋予一定的功能,基本上是这样一个转化的过程,成为我一个个作品。一开始可能是比较自我的想法,但是后来经过一些东西的出现,我发现很多人他很喜欢,他觉得这是有温度的,是有情怀的,是跟他能达成一些共鸣,所以我也比较坚定这个创作的路线,速度比较慢,每年出不了多少东西,但这个是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东西。跟品牌合作不一样了,作为一个设计师非常希望有更多像范总这样,对产品,对设计也一定的认知高度,因为设计师是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问题的人,如果我们跟一个品牌和企业合作的时候,非常需要的是对方有一个很明确的要求,因为设计师和企业之间,还是企业这边占一个主导的方向性,如果企业这边可以提出很明确的要求,设计师自然也会做出很好的回应。我跟一些品牌也合作过,跟国内一些企业尝试着合作过,我私下自己跟丹麦的品牌合作,有一个小的对比。我的感觉就是国内有一些企业开始有这种意识,也希望靠设计来拉动和推动他的市场,但是这个方向不是特明确,要不然他找你是希望你能不能把他国外看的展会的东西再深化一下,这样做一下就行了。或者完全把这种决定权丢给设计师,你来做,做成什么样我来生产,他认为只要这样就有好的市场,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他没法给设计师提出一个很好的要求,所以跟他们合作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比较费力气,有时候做完了以后发现跟他的受众群体,跟他整个市场推广和各方面的东西都搭接不到一块儿去,因为范总经常跟设计师合作,也知道你们生产环节怎么样更好配合设计师,设计师也做的很顺畅。我也跟一些品牌合作,有时候感觉他完全没有这种意识,他不会有这么一个小的团队在技术、材料跟你互动交流,所以合作起来还是有一些纠结。跟国外合作对比起来确实有一些差距,所以合作了几个都不是特别的成功,没有走的太远。我觉得袁媛很幸运,跟曲美合作还是很好的,我也知道还有一些朋友跟曲美这边合作,我们作为设计师还是希望也更多认知高度的企业家出来,我去米兰看展经常在想,因为我也在欧洲上学,经常在想为什么中国这么大,在国际上能够叫的响的设计师这么少,其实绝对不是中国设计师能力的问题,我觉得在国外你仔细推一下,他们那边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只要是好的材料,像一个流水线一样,放到这个流水线上出来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师。一个设计师从学校一出来就可以参加米兰的卫星展,就有大的品牌发现你,然后你进入到一个很好的企业里,给你最好的团队配合,从材料、技术,方方面面的支持,这个设计师就成长的很快。

  前几年我们有一些设计师都是热血澎湃自己创立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工作室,出来参展的时候你会发现就这么几种材料,就这么几种工艺,大家找的厂家也都类似,因为你的资源就是这样,制约了你的设计,你拼命挖空心思想的很多东西市场上已经技术很成熟了,设计师还在从零去做,出来的东西你会发现就是不锈钢、玻璃钢,最近那几年我们跟刘峰一块儿热热闹闹做了很长时间,后来发现确实不是很对,你的激情慢慢就会被燃烧掉,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被这种事情消耗掉。整个这个市场有时候各个层面是断开的,又回到刚才的话题,特别希望很好的品牌和企业有认知的高度,针对不同的设计师慢慢放给他不同的空间,如果有三四十年经验的设计师,他可能站在很高的高度,市场、工艺等等跟你一起分析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刚从学校出来的设计师,他虽然没有经验,但是他的想法是非常前卫,很新锐,他没有很多的框框,这种设计师给他什么样的空间,绝对权还是在企业这边。我一开始就说,设计师跟企业合作,设计师其实也是很大的受益方,还有非常现实的问题,设计师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他能不能养活自己,现在答案可能是不能,如果我们做产品设计,很少能够像袁媛这样做的不错,不管是从他的专业角度,还是商业的经济效益,各方面平衡这个事情都是不错的,更多的设计师这方面做的挺挣扎的。国外他有很成熟版税的制度,一个设计师我跟一个企业合作,OK,我只做好我的工作够好了,每卖出一件家具有多少版税是属于设计师,有多少版税是属于技术研发人员,他都有很细的章程在这儿,设计师不需要顾虑这些东西。我在国外的老师他年龄都很大了,他不需要做很多事,但是他的生活一样可以很好,他年轻的时候做了一大批的家具,每年都会也一些固定的版税收入,设计师就可以做的很安心。在国内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些问题,设计师自己创立了工作室,研发的东西可能会被拷贝,这是很大的问题,设计师没有很多的精力跟这些人纠缠。总之,像我刚才说的是一个项链,很多珠子是需要很多人员补上去,一起共同完成。

  【主持人】谢谢王老师,分享了很多跟企业合作的经验。袁媛刚刚也谈到你自己是设计师也是企业里的人,属于跟企业打交道比较多的设计师,在企业里成长起来的。你在跟企业合作的时候作为一个设计师,你有什么样跟企业沟通交流的经验,不让你纠结的一些地方有什么可以分享的?

  【袁媛】我觉得王珂老师说的很好,现在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产业链没有形成,其实大家都希望促成这个事情,但是还没有形成,在要形成还没形成的时间是最难受的时候,大家都希望形成,其实企业也希望,设计师也希望,消费者也希望,媒体和各方的都希望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是良性的。现在变成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这个弄不好,那个也弄不好,看到的全是问题。这是很好的契机,首先有这个愿望才会形成这个事,要是没有这个愿望压根儿形成不了这个事,而且现在这个时间点到了,包括上一次在这儿聊,朱长岭理事长也在说,现在到这个点了,因为他的点儿其实是市长在转型,原来是卖方市场,只要你做就能卖。现在变成买方市场,因为他选择很多的情况下就是我需要更好的设计,我需要更清晰的品牌,我需要大品牌,好的品质,他有很多的需求需要体现在产品上,这时候设计在里面就有意义,你不是有就可以,而是要更好。怎么去形成一个好的合作,或者一个好的一套产品?包括刚才范总说的我也很认同,中国市场其实很特殊,马可刚才说国外卖的好中国未必卖的好,中国卖的好国外也不一定,有一些可能有市场不成熟的一面,但是也有一些因素,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他对家的文化的理解跟国外有一些本质的区别,像我们用这么昂贵的木头做家具就只有中国了,大家其实对一个家具有制家的理念,他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他有很多附加的,包括他的生活习惯都在里面,不光是一个家具。很简单,意大利人喜欢椅子很轻,他们觉得设计的很好很轻,这个椅子随手可以拿起来,中国人喜欢家具沉一点,厚重一点,材质更稳重一些,从一些观念上就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如何形成我们一个品牌的定位,我觉得不能照搬国外的,国外品牌定位直接搬到国外肯定不行,范总肯定很有体验,就算一个国际大牌直接搬到中国肯定不行,哪怕像中国产品一样便宜也会有问题,不完全是钱的问题,他的价值观有区别,要植根于我们文化本身,在前期形成品牌或一个产品的定位,可能更多是设计师跟企业要互相沟通形成。你是单独谁可能都做不到,设计师有困惑,企业也有困惑。我觉得企业的优势,更大的优势是很了解制造,而且非常的了解市场,我接触过的,当然我非常幸运能够跟曲美合作,我算是很幸运的,因为曲美这一块跟国外合作的经验很多,我接触过做企业的人我都有一个感觉,中国企业家有一个特点,市场直觉非常的好,没有什么原因,他跟国外有一些区别,国外可能有很多分析报告,中国没有,看一眼就知道这个方向市场就是对的,都是那种在商业上很有天分的人,你让他给你一个很理性的东西共同梳理出来,更多是通过一种天分。这个有没有理性成分,有,有很多潜在的经验,和这么多年的东西在里面,那个东西到潜意识里了,怎么样把这个东西转化成设计师能够理解的东西,得把这个东西跟设计师沟通好,为什么是这样,可能设计师也得靠一段时间,企业也得给予设计师空间,给一些耐心,我的个人经验跟企业合作,最起码半年到一年以上才能真正理解,包括他的销售渠道,他的客户渠道,他销售的方法,包括他的制造模式,他制造特长,他的材料特长,他打样的流程,这些都跟最后的产品有关系,你全部要很了解。我觉得做事情你得顺着一个河流往下走,不能逆着走,你明明是做金属特长的企业你非得给他做实木,那个东西够呛,咱们得先梳理这个东西。我刚刚听王珂说的挺感动,设计师还有这种热情,我自己也觉得设计师挺不容易的,像她说的,大部分设计师其实是靠着爱好在做这个事情。前一段时间他们微信发了一个特别逗的转帖,设计师怎么样可以每天收入过万,打开那个帖子直接两个字“转行”,设计在中国到现在为止不是利润很高的行业,而且这些人都这么有文化,这么有水平,都是聪明人,真是干别的我看早就成功了,干嘛非得这么憋着股劲做不挣钱的事,也是靠热钱,也得互相理解,设计师很不容易,我相信设计师会给未来带入很多新的东西,很多理想的东西,这是这个行业的一些希望。

  【王珂】我想补充一点,刚才袁媛说到这一点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所有在座努力做出这个产品,我们忽略了我们的消费群体,就是我们的受众群体,就是普罗大众,他们的审美和他们的需求是直接影响到我们最后这个产品的定位,他最初是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出来。有时候作为一个设计师你比较苦恼的就是,他们的需求如果过于低他会制约着你,如果你做特别拔高的东西在市场上就不会有很好的销路,在中国大众的审美需要你们媒体做出一些努力,给他们一些很正确的引导,现在在中国你看大多数的人对一个东西的认知还停留在原材料的价值,我买一个红木家具是多少钱一斤,多少年以后会升值,我们会看到很多傻大笨粗的家具在市场上还是很有很好的市场,站在我的角度经常很痛心,这么好的材料做成这样,还有很多一直在卖。有时候我们会想其实是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和推动,不是我们自己单方面能够拉动这一块的,作为我们属于引导者,我们要也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不能跑的太快,跑的太快他们是追不上的,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引导,很多的媒体、电视应该给消费群体正确的导向,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东西,美的东西。我经常看电视,比如做这个告诉你什么样的家居环境,我觉得就是给老百姓一个错误的导向,我买一个新房要弄成这样才叫装修,就挺可怕的,但是你们的力量挺强大的。我补充这一点,有时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困惑。

  【袁媛】我觉得中国消费者跟国外消费者最大的区别,欧洲消费者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们其实没买之前我跟他们聊,他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就要找那个东西,我就想要把我的家变成与众不同,他一定是混搭不是成系列的,所以他们审美水平很高。也有很多人他本身自己是业余的画家,中国的消费者我觉得是企业和设计师在引领市场,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是企业和设计师把东西放那,让消费者一看这个好。

  【主持人】刚刚王老师也提出对我们媒体的期望,其实我们从去年开始也在做我们媒体的转型,我们也在以用户为中心,更多想给他们传达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和一些引领性的内容,比如在家居环境,你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在调整我们媒体的价值。今天非常感谢范总和马可先生的合作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契机,谈了这么多价值观的内容,像刚刚说的,我们的时机已经到来了,我们整个链条上的企业、设计师和媒体还有多方的力量,需要大家一起结合做这个事情,营造更好的整体市场机制。今天非常感谢几位的到来,非常感谢范总给我们这样的机会,也谢谢三位设计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些跟品牌合作分享的经验。今天非常感谢大家,我们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知识

【实录】“源•创” 设计创造品牌影响力论坛
“源•创” 设计创造品牌影响力论坛圆满举行
【直播】2015中国室内设计高峰论 国际大咖的演讲牛成什么样
【预告】:住宅空间设计谈判技巧及案例分享会
【闪亮】2015厦门国际设计周——红点在中国 首日记
【直播】2015中国室内设计周
厦门国际设计营商周红点学院《用设计创造品牌 》
【新加坡设计周】金柱然:创造最佳设计体验
【实录】:有住网百变加V1.3发布会
对话粟庆: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创造价值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实录】“源•创” 设计创造品牌影响力论坛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3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