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北京农地入市严控住宅建设 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北京农地入市严控住宅建设 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3月10日11:21 家居装修知识网  

大兴等全国33县市区拟试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透露,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大兴西红门等两乡镇率先试点

今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启动包括北京大兴区在内的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等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出让等规定,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

不过,试点行政区域只允许集体经营性的建设用地入市,非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不得入市。入市要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条件。入市范围限定在存量用地。

对此李士祥介绍,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方案正在研究中,尚未完全成型,最快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台。大兴区西红门等两个乡镇率先试点,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进行了改革。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严控住宅建设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时,争议最大之处在于城里人严禁到农村买地建房,导致逆城市化问题的出现。

不过在回应此问题时,李士祥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后,流转的对象不限于农民自身,而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但李士祥也强调,购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前提是按城市总体规划执行,而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后主要用于产业的开发,严格控制住宅的建设。

将实现农民就业和产业增收

此番在大兴等地试点农村土地改革,将综合考虑土地用途和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等情况,合理确定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安排被征地农民住房、社会保障。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医疗等城镇社保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留地、留物业等多种方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

同时,试点行政区域将合理的提高被征地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国务院有关部门将通过推进征地信息公开、完善征地程序等方式,加强群众对征地过程的监督。

李士祥解释,上述的出发点,更多是考虑到实现农民的就业和产业增收。北青报记者也了解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可以更好保障农民的利益,农民以土地入股,持续获得分红收益。

对话

北京政务中心今年10月启用

对话人: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

治理懒政怠政一把手述职内容将更具体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对政府工作人员懒政、怠政的处理力度,北京市在官场治理上有什么打算?

李士祥:北京市对此态度是坚决的,首先按照中央的要求,一方面简政放权,另一方面要有所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拿着国家的俸禄就要为人民做事,而且本身讲,有大量事情可做,特别是改革创新方面的,所以除了勤政,还要创新。这点北京在去年年底专门安排58个部门的一把手,一一述职,聆听述职的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听完以后,每个人对这个部门一年的履职情况打分。这项制度今年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坚持,扩大述职面积,特别是在述职规定动作的内容上还将具体化。

记者:目前反腐力度很大,官场上人心惶惶,很多官员甚至不敢干事,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评价?

李士祥:首先凡是有这种思想的人就是不作为,没事就应该心里踏实的。如果没事,也不干事,你就会误事了,误事不就是有事了吗。

今年下半年北京的公车改革要推出

记者:北京公车的摸底数据出来了吗?

李士祥:公车改革正在摸底,今年下半年北京的公车改革要推出。

未来所有审批部门将集中到北京政务中心

记者:有代表提出,审批权的下放往往有数量,没质量?

李士祥:行政审批权下放过程中必须强调自上而下,强调统一,北京市正在六里桥建设北京政务中心,未来凡是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在此办公。这不是简单的空间转移,是一种制度创新,包括信息全部联网,各个衔接点有监控,还会有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

记者:以后行政审批都要到北京政务中心办理吗?

李士祥:这个政务中心和区县是联网的,有些人可以到政务中心报批,还有些人可以直接在所在区县报批。

记者:北京政务中心什么时候可以使用?

李士祥:今年10月份开始运营。

相关知识

北京农地入市严控住宅建设 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北京“农地入市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北京大兴“农地入市”严控建住宅
土改总框架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三项试点文件已成型
土地改革总体框架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专家称“京津冀严控新增建设用地”与房价关系不大
大兴土改试点严控建住宅
“农地入市”住宅建设仍是禁区
北京正研究严控商改住方案 意向源于人口疏解
全国多地房地产调控趋紧 传北京酝酿进一步严控预售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北京农地入市严控住宅建设 方案最快年内出台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517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