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两家知名房企,董事长都失联半年,但境况迥乎不同。
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都空缺,公司啥都不耽误,该海外发债时就发债,该买地时就买地,去年完成了销售额692亿。今年还制定了780亿的销售目标。领导不在照样干活,至少我认识的其北京大区一帮职业经理人,真的是非常卖力。
另 一家企业董事长失联后,就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执行董事大部分已更换,物业销售几乎停止,现金流近于枯竭。诡异的是,董事长辞了又回归,谈好的并购悬在 半空。去年上半年还是盈利,到年底据说已转为巨亏。这种情况下,再谈什么员工忠诚就有点奢侈了,于是,中层以上职业经理人主动或被动流失了100人以上。
第 一家是国企(央企),第二家是民企。由此会产生几种解读方式。其中一种是,国企有一个强大的党政组织系统,几套人马主副叠加,哪怕是几位主要领导移位,立 即就会有其他人手补位上来。企业的整个机器运转自如,除了心理层面,业务几乎不受影响。民企讲究效率和成本,不可能同时备有几套人马。老板要是出事,对企 业往往就是灾难性的打击。
这固然很有道理,现实中有不少企业就是如此。但我自己感慨的是,董事长、总经理缺位,企业运转正常,更多与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架构有关。老板的职责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样,哪怕他离开一年半年,企业也会按照惯性走下去。在这种背景下,老板的重要性就会被淡化,而非须臾不可或缺。
很多企业的创始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偏执、自信到了自恋的程度。多年前,采访一位老板,他毫不谦虚地称自己是公司最聪明的人。他说得好有道理,当时的我竟无言以对。因为是他创立并做大了企业,员工再聪明,也只能替他打工。
另 一位董事长说,老板就应该独裁。独裁的企业老板以民企最普遍,我们身边都很容易找得到。但你以为只是民企?不,很多国企也有这个现象。仔细观察,也许是董 事长也许是总经理,反正真正的老板就一个。他的决策基本都是正确的,哪怕设置了几套复杂的系统,也只有他手中的权力所向披靡。
大权独揽的老板,都是相似的,民企国企的结局却各有不同。前面说了,国企董事长被黑天鹅叨走了,马上会有新人补上来。民企老板唯我独尊,自己创立的帝国岂容他人染指,所以,他要是离开,留下的就是真空。老臣忠诚,原配能干,还能撑一些时候,倘若趁机反水,图谋瓜分,企业瞬时危矣。最怕后院复杂,旁支繁多,宫斗的结果就是分崩离析。顺便在此提醒一句,民企老板即使现在身强体壮,也建议在律师那里留张字条。不必多说。
前面我用了一个名称,现代企业制度。其实,多数企业都有,但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老板,都不会喜欢这玩艺。国企领导都是任期制,如果凡事都讲现代企业制度,太不痛快了。民企老板更不用说,用什么制度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企 业要想走得远,还得靠制度说话。这是个简单的道理。过去10年,楼市单边上扬,量价齐飞,你一不小心做了地产商,只要不是太笨,绝对挣大钱。不是你如何聪 明,而是你跳上了一趟快速列车,不犯大错,便坐享其利。但在10年里牢牢占据前10名、前5名,却没那么容易。万科的老大位置,不是自封的,而是市场许给 的,其中,万科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了一个强大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是重要因素。
客观地说,无论国企还是民企,老板的角色都相当重要。国企遇到励精图治的老板,两三年一个台阶,人人看得见;领导中庸无为,企业原地踏步,坐失良机。民企老板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你若英明企业便牛气,你若昏庸企业便危险。
比老板更长久更重要的,是能约束老板的制度。不能因为老板一个电话,50亿的地王就拿了;没有律师的同意,200亿的收购就定了。否则,日后绊倒你的,就是肾上腺生产的某个地王,脑缺氧状态下签订的一纸合同。
说到底,权力是一种任性的东西。用它呼风唤雨,外人哪能领略其妙处。接受约束或自我约束,必须是内心极其强大的人才能做到。百年基业,又有几家能实现呢。
相关知识
大权独揽的老板都相似 国企民企的结局却不同
房企进入“合伙人”时代 国企民企谋转型
国家拉闸减排不可避免 但岂能只拿民企开刀
房企老板薪情:民企老总薪水总体高于央企
8月贡献33“地王”民企拿地凶猛 上海土地停供“暗示”政策落锤
搜狐家居《麻辣说》第三期:民企创始人的困惑
打开绿城:国企改革路径下的民企转身
浙江家具民企互保瘟疫蔓延 跑路老板拖垮多企业
昔日央企巨头、民企大鳄多个地王艰难谋生
国企成土地市场最大赢家 民企感叹钱少拼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