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将中国家居行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照明行业,靠假洋品牌给产品溢价的现象同样存在。“洋品牌”就一定比国产品牌好吗?国产产品是否真的需要靠“傍洋品牌”才有销路?
对于“达芬奇事件”的看法,雷士照明的董事长吴长江有自己的角度。他在接受搜狐家居记者采访时提出:“‘达芬奇’这个品牌可以运作这么多年,至少说明消费者对它的产品还是认可的。”对于吴长江来说,“中国不缺好产品,缺的是好品牌”。这句话也一语道破了照明行业的尴尬现状。
贴牌代工模式揭示“中国不缺好产品”
中国照明灯饰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产业地位不断上升。但除了雷士照明、欧普照明、三雄极光等国产品牌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并逐步走向世界之外,以飞利浦为代表的进口品牌也依然强势地分得了中国市场的大块蛋糕。
然而,大部分西方知名品牌在国内主要采取的是代工生产模式,即委托国内的公司对其产品进行生产加工,自己进行质量把关,最后贴牌销售。如,《南方周末》在4月28日的报道中具体指出:“飞利浦在国内的主要代加工厂分别是浙江阳光照明、横店得邦以及杭州飞华。”这至少可以说明飞利浦作为世界知名的照明品牌,它认可国内这三家企业的产品质量。
换而言之就是吴长江的另一句话:“飞利浦的大部分产品就是在中国采购的,可见大部分国产产品在质量上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只是在品牌打造上下的功夫还不够。”
外资企业独大警示“中国缺乏好品牌”
国民对于品牌的“崇洋媚外”历史由来已久,而这种观念的背后是对国产商品的不放心。
据吴长江分析:“这与中国的企业家也是有密切关系的。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中国企业家弄虚作假导致产品质量不高,便越来越让国人相信洋品牌的质量才是真正过关的。”
如今已改革开放30多年,国产商品的质量与服务已经逐步跟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一点,从国际品牌在国内的代工生产上便可见一斑。但国民的观念却从此“根深蒂固”,对洋品牌的追求只增未减。
然而“傍洋品牌”是否就是支撑企业、保证销量的金饭碗?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今只是被“达芬奇”再次托出了水面。
长期以来,中国照明市场虽然容量巨大、品牌众多,但一直呈现出外资品牌一支独大的局面。一方面,照明市场中,以飞利浦、欧司朗、GE等为代表的几大“洋品牌”横行天下,几乎占据照明领域全品类线;另一方面,本土照明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是缺乏品牌影响力和核心技术优势,其中一部分还只是进口品牌的贴牌生产地。虽然近几年也有一些本土品牌发展壮大,但是大都偏重单一品类,整体规模还不足以和国际品牌抗衡,本土企业的品牌意识在贴牌代工的生产模式下浮沉不定。
对本土品牌来说,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吴长江给出这样的答案:“必须将产品质量和服务做到位,大家对此认可之后再进行品牌的文化宣传,产品也就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声明:此文系搜狐家居独家原创稿件或者独家披露信息,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请与搜狐家居联系
相关知识
雷士吴长江:反思"达芬奇事件" 中国不缺好产品
雷士吴长江澄清:辞职并非因对赌 与董事局矛盾无关
金凤凰家具回应达芬奇事件:达芬奇只是我的代理商
全国工商联橱衣柜会长姚良松谈“达芬奇事件”
中国家具利润微薄转型艰难 拒绝达芬奇式跃进
联邦家居姜坤:长远看"达芬奇事件"有积极意义
"达芬奇事件"殃及池鱼 进口家具品牌销量惨跌
聚焦:“后达芬奇”时代的民族卫浴发展之道
致达芬奇顾客的一封公开信
“达芬奇事件”余波仍在 家具业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