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家居知识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4)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4) 2011-04-24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4日07:34 家居装修知识网  


  

十九、秘鲁


 咖啡优质均衡,可以用于混合饮品。 
  秘鲁(Peru)也是咖啡消费的大户。多达98%的秘鲁咖啡种植在森林地区,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小农业主。 
  秘鲁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和稳定的政治局势,从而保证了咖啡的优良品质。然而局部地方问题较多,除了游击战争和贩毒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沿海出现的霍乱进一步造成了经济萧条,更有甚者,年通货膨胀率曾达7000%。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秘鲁咖啡年产量约为90万袋,后来又连续稳定增长到年产130万袋左右。虽然有私营出口商通过中间人收购偏远地区的咖啡,但是主 要市场仍由政府垄断。后来私营的秘鲁咖啡出口商会(Comera de Exportadores de Café del Peru)成产了,该商会致力于咖啡质量的提高,其首要任务是确定标准、剔除劣品,从而开成一种质量至上的氛围。这一积极的举措预示着咖啡业光明的未来。 之后,由于价格上扬,也鼓励了农夫积极种植咖啡而不是该地区的传统经济作物――可可。 
  秘鲁最优质的咖啡产于查西马约(Chanchmayo) 、库斯科(Cuzco) 、诺特(Norte)和普诺(Puno)。大部分秘鲁咖啡是在自然条件下种植的,但也很难确认所有咖啡树的种植状况。自然条件下种植的咖啡,其要价比其他 高出10%~20%,从贫困状况来看,农夫们也很可能无钱买化肥和农药,然而想确证全部的咖啡确实很难。 
  秘鲁咖啡的质量可与中美或南美的任何一种咖啡相媲美。秘鲁所出产的优质咖啡被运到德国进行混合,然后再运往日本和美国,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其质量的高标准。

二十、加拉帕戈斯群岛


 来自巨龟故乡的咖啡珍品,这种咖啡珍品,质量极佳,种植时不运用任何化学制剂。
  咖啡种植在圣克里斯托瓦尔(Saint Crstóbal)。圣克里斯托瓦尔是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中一个较大的岛屿,也是该群岛中唯一一个淡水充足的岛屿。在该岛海拔410米的地方有一个叫作埃尔洪科(El.Junco)的小湖,湖水 形成数条溪流顺着该该岛南坡的岩石和火山岩流淌,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淡水滋润着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土地,使这里的土壤永保潮湿和肥沃。 
  在1875年,厄瓜尔土著科沃斯(Maňuel J.Cobos)在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哈森达咖啡园(Hacienda El Cafetal)种植了约100公顷的阿拉伯波旁咖啡树。种植园的海拔在140-275米之间,该地区的气候相当于内陆910-1830米间的气候,这样 梯度的地势很合适高酸度的特硬咖啡豆(SHB)生长,也是咖啡质量上乘的关键。 
  由于世界咖啡业正朝着定向批量消费模式发展,所以圣克里斯托瓦尔这种规模较小且质量难保的咖啡业便陷入了困境,最终很可能无利可图而被迫放弃。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冈萨雷斯(Gonzalez)家族买下了哈森达咖啡园。亨博尔特海流(Humboldt Current)造成的局部小气候,强烈的赤道阳光和急剧的温度变化(海平面温度为43℃,海拔275米的温度为10~16℃)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 件,促使冈萨雷斯家族扩大了咖啡种植园。 
  此后,通过对早期土地的开垦,该咖啡种植园的面积又扩大了一倍。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厄瓜多尔政府已把该群岛辟为国家公园,不再充 许将土地开垦为新的农业用地,而且严禁引进和运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和其它化学制剂,因此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咖啡被公认为自然产品。

二十一、委内瑞拉


 极具特色的庄园咖啡来自这一富含石油的国度。 
  石油曾被认为是委内瑞拉(Venezuela)的主要出口产品。尽管早在1730年和委内瑞拉就从马提尼克岛引进了咖啡树,但在石油业鼎盛时期,咖啡消费 几乎被放弃了。近来咖啡种植园已开始复苏,原来种植的蒂皮卡(Tipica)和波旁咖啡树以及新辟的种植园为咖啡出口奠定了基础。目前,委内瑞拉的咖啡大 都出口到俄罗斯和哥伦比亚,然后在那里重新包装。很多新近重建的小种植园也开始自行出口咖啡。 
  咖啡业在该国众多行业中并不特别突出。委内瑞拉最好的咖啡产区是位于西南部的塔奇拉(Tachira)州。但是,塔奇拉这个名字已被不加区别地用于全国的咖啡豆。 
  委内瑞拉最好的咖啡品名有:产于塔奇拉的圣克里斯托瓦尔(San Cristóbal de Tachira)的蒙蒂贝洛(Montebello)、产于塔奇拉的鲁维奥(Rubio de Tachira)的米拉马尔(Miramar) 、产于梅里达的蒂莫特(Timote de Merida)的格拉内扎(Granija) 、产于塔奇拉的圣安娜(Santa Anna de Tachira)的阿拉格拉内扎(Ala Granija)。其他优质名品有:马拉开波斯(Maracaibos,这是该咖啡出口港的名字) 、梅里达(Merida) 、特鲁希略(Trujillo) 、圣菲洛蒙娜(Santa Filomena)和库库塔(Cucuta)。 
  安第斯山下的梅里达的众多种植园中有一个是属于巴勃罗(Pablo)和普利多(Luisa Helena Pulido)家族的,它是一个古老的农场,已被答应缩减规模。自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接管该农场以来,普利多家族一面从原有的波旁咖啡树上收获咖啡, 一面种植新树种拓展家场。 
  加拉加斯(Caracas)周围地区也曾以咖啡闻名,现已恢复消费。另外位图尔瓜(Turgua)地区的琼(Jean)和安德烈斯5博尔顿(Andres Boulton)种植园也种植着蒂皮卡咖啡树。 
  委内瑞拉的咖啡口味不同于拉丁美洲的其他咖啡,它味美、清淡,比传统咖啡少了一些酸味,这使得它不仅可以混合也可自成特色。

二十二、苏里南


 苏里南(Surinam)是南美第一个种植咖啡的国家,挪威曾是该国咖啡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然而,如今该国的产量甚少,在此提及只是因为历史原因而已。 
  1667年已在苏里南定居的荷兰人,于18世纪早期从爪哇引入了咖啡树。第一批 咖啡树是由阿斯姆斯特丹市市长赠给一个佛兰芒(Flemish)海盗的,这个海盗是汉斯拜克人(Hansback)。确切地说这些咖啡树被种植在当时的荷 属圭亚那地区(Dutch Guyana),几年之后,便在邻近的法属圭那地区广泛种植。那时,有一名法国罪犯叫穆尔格(Mourgues),他得到许诺:如果把咖啡树引入法国殖民 地,就能获得赦免及自由出入法国的权利,自然,他做到了。

二十三、安哥拉


 曾是咖啡消费大国,如今前途未卜 
  20纪70年代中期,安哥拉(Angola)每年出口咖啡350万袋,其中98%是罗百氏特咖啡(这可能是非洲最好的罗百氏待咖啡),1990年总产量却下降到20万袋。 
  安哥拉以前最好的品牌是安布里什(Ambriz) 、安巴利姆(Amborm),及新里东杜(Novo Redondo),它们都以一直如一的质量而闻名。安哥拉大部分咖啡出口到美国、荷兰,当然还有葡萄牙。

二十四、布隆迪


     来自战乱地区的芳香浓香郁、口味柔和的咖啡 
    布隆迪(Burundi)有世界上种类最繁多、经营最成功的咖啡业,且具有自身特色。该国咖啡是在1930年由比利时殖民者引进的,现只在小农场种植。不幸的是,其中很多农场都处在与战乱频繁的卢旺达(Rwanda)接壤的地带,这给咖啡消费造成了压力。布隆迪消费的咖啡,几乎都是阿拉伯咖啡豆,而恩戈齐(Ngozi)的咖啡树则种植在海拔1200多米的地方。布隆迪的咖啡味道芳香浓郁,具有极佳的酸度,产品大多出口到美国、德国、芬兰和日本。

二十五、喀麦隆


 适于做蒸馏咖啡的深度烘烤咖啡豆 
  阿拉伯咖啡树在喀麦隆(Cameroon)的种植始于1913年,其品种是牙买加的蓝山咖啡,但该国也同样大量消费罗百氏特咖啡。喀麦隆咖啡的质量及特色与产自南美咖啡相当。该国最好的咖啡产自西北部的巴米累克(Bamileke)和巴蒙(Bamoun)两地。此处,它还种植一些巨形咖啡豆和豆形浆果咖啡。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喀麦隆咖啡产量有所下降,罗百氏特咖啡产量由1987年的180万袋降至1990年的110万袋,同一时期,阿拉伯咖啡则 由40万袋降至20万袋。如今由于国家咖啡监督局(National Coffee Supervisory Agency)加强了管理,可能会使咖啡的产量和质量有所回升。

二十六、埃塞俄比亚(伊索比亚)


 咖啡的发源地――埃塞俄比亚 
  咖啡树 源于埃塞俄比亚(Ethiopia),它原先是这里的野生植物,“咖啡”这个名字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小镇—“克法”(Kaffa)。现实上,埃塞俄比亚很多 咖啡树现在仍旧是野生植物,这种咖啡树上生长的咖啡颗粒饱满,略带酒香。人类可能早在9世纪就已经明白如何栽培咖啡树,但是到底是谁,如何培植,什么原因 仍旧是个谜。埃塞俄比亚当地的传说是:咖啡开始是僧侣用于晚间祈祷时保持头脑苏醒的东西。 
  今天,埃塞俄比亚是重要的咖啡消费国,大约有1200万人从事咖啡消费,是非洲主要的阿拉伯咖啡豆出口国。这里的优质咖啡品质卓绝,值得找寻。 
  在埃塞俄比亚可找到各种咖啡栽培方式:从成片的野生咖啡树林和半开发土地,到传统经营的小块土地,直至现代种植园,应有尽有。大约50%的咖啡种植在海拔1500多米的地方。
哈拉(Harrar)咖啡是埃塞俄比亚所有咖啡中生长地域海拔最高的一种。哈拉咖啡可分为长咖啡豆和短咖啡豆两种,其中,长咖啡豆最受欢迎。它有着 柔软的口感,带有原野气息的酒香,且略呈酸味,喝过以后令人难以忘怀。季马(Djimmah)咖啡野生在海拔1200多米的地方,以利马咖啡(Limu) 和巴贝卡(Babeka)咖啡两个品牌出售。其他咖啡品名有来自中部的锡达莫(Sidamo)咖啡,以品牌名伊尔加查菲(Yirgachaffe)出售; 还有来自拉卡姆蒂(Lekempti)的具有独特风味的咖啡,季马和锡达莫咖啡豆的外表不大讨人喜欢,但口味甚佳。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中在市场上最少见的要算是伊尔加查菲咖啡豆,该咖啡豆出口日本和欧洲,但在美国极少见。这是因为雀巢公司(Nestlé)所属的德国咖啡烘烤商达尔迈尔(Dallmeyer)公司同伊尔加查菲咖啡的种植者建立了密切联系,从而获得了该种咖啡豆最大量的单一供应。 
  埃塞俄比亚咖啡的风味较难描述,它既不浓烈,酸味也不甚明显。因此,不适于深度烘烤,否则很轻易便会失去其特色。 
  说到特色,埃塞俄比亚咖啡倒是与闻名的摩卡咖啡有些相似。当然,优质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最好咖啡相比,包括其可观的价格。 
  埃塞俄比亚咖啡的国内消费量是非洲最高的。在乡村,它经常与一种被称为“亚当的健康”(Health of Adam)的香草一起饮用:新咖啡豆烘烤后与香草一起捣碎,再将混合物冲调,用小茶杯饮用,这经常当作薄煎饼的配餐,可提吊出薄饼中的甜椒味。 
  咖啡业由埃塞俄比亚咖啡经营公司(the Ethiopian Coffee Marketing Corporation,简称ECMC)管理,该组织控制着90%的出口市场。埃塞俄比亚咖啡经营公司控制权有可能即将放松而使地方得到较大权力,这一举措会使咖啡业整体受益,尤其是个体商人。埃塞俄比亚咖啡在每日拍卖中出售,大多出口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

参考资料:

百度空间,《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http://hi.baidu.com/qingning%D2%A9%D4%B7/blog/item/9c6a4e12bf7202daf7039e8c.html

相关知识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4)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7)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1)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3)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2)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6)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5)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8)
美!米色+浅黄+粉绿 给家居来个裸妆秀(图)
特别推荐:2011全球十大综合商业建筑(图)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全球53个咖啡产地介绍(4)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1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