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家居知识 中国临终关怀22年蹒跚前行

中国临终关怀22年蹒跚前行 2011-04-24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4日10:06 家居装修知识网  


  到2025年中国14%的人口将是老年人,临终关怀成为中国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美国,有一则用来测试心理咨询师的经典题目:


  一只小鸟在树上快乐地唱着歌,突然来了一阵急风,把小鸟吹落到地上。小鸟的腿受伤了,在地上一动不能动。就在这时天上又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眼看就要把小鸟埋在雪里了。就在小鸟绝望地等候死亡到来的时分,一头牛经过,拉了一坨牛粪在小鸟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好暖和,从未有过的暖和。不久小鸟又开始唱起歌来,狐狸听到歌声后,寻着歌声发现了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问题是这坨牛粪对于小鸟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答案有三个:A好事;B坏事;C不好不坏。你会选择哪个答案?


  “即使没有牛粪,小鸟也会死去。虽然有了牛粪小鸟也是一样要死,但是小鸟是快乐唱着歌暖和地死去,而不是在寒冷中僵硬着死去。”


  “临终关怀其实就像这坨小鸟身上的牛粪,临终关怀是项伟大的工作,要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辰感到满意和自信。”


  今天,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已经走过了22年,但22年至今,临终关怀在中国仍旧处于蹒跚起步阶段。同时,伴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临终患者将成为临终关怀的一大特别群体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北京,京通快速路上的车流就如同这个城市的节奏,快速而繁忙。在双桥出口附近,掩映在绿树中的松堂关怀医院,却是这个城市的特别所在。


  优死:生命末期不带遗憾


  一间病房里住着9位老人,最小的75岁,最大的93岁,正是中午吃饭工夫,除了一位老人支起了身子坐在床上自己吃饭外,其他的人全部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窗外的明媚阳光仿佛与他们无关。护理人员正在给一位老人喂饭,她同老人们住在一个房间,24小时陪护,隔2个小时要帮不能自理的老人翻一次身。


  住在松堂医院的老人有95%是被各大医院定性为“生命末期”的人,平均年龄82岁。这家成立于1987年的民办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在医学上,临终有着严格的定义:“指人在医学上已经被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一段生命旅程。”22年来,这里平均每三天就要送走一位老人,总共送走了2万多位老人。


  “我们这里的老人一般都是脑萎缩、癌症晚期等,医院不收他们了,家人没有精力照料他们,换了很多个保姆,有的褥疮都到了重度。”年近六十的李伟是这家医院的创办人,他被称为中国临终关怀第一人,“我们中国人总是在强调优生,又是胎教又是营养的,但却避讳死亡,从来就没有优死的观念,而临终关怀就是优死,维护一个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尊严,让每一个人都不要带着遗憾死去。”


  方法:尽量少给病人用药


  松堂医院有医生20多人,但治疗疾病并不是目的,“临终关怀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其伦理原则是“不以延长生命为唯一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所以松堂医院至今也不是医保定点医院,老人们用的药一般都由家人去医保定点医院开。


  李伟是北京市医学伦理学会的会员,“现在我们医生,即使是一些最大的三甲医院的专业的专家学者,他们明明明白病人是不可逆转的,比如癌症扩散了,脏器衰竭了,或者人彻底衰老了,他明明明白不可逆转,但是他们在干什么呢?运用大量昂贵的药品,采取各种冒险的措施,身上插满各种管子,给病人造成了特别多的痛苦,临死亡的时分特别痛苦,也造成了巨大医药资源的浪费。我们是尽量少给病人用药,提高他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舒畅地走完人生。”

相关知识

中国临终关怀22年蹒跚前行
正源地产:22年用实干创新铸造品牌价值
辽家协理事长:中国家具行业20年心路历程
2012中国原点龙文化年盛世庆典暨高峰论坛举办
青春风采,梦想起航“中国梦·关怀” 2013年江苏室内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立邦中国“社区关怀”项目获2014年度国际最佳企业社会责任荣誉奖
《明珠梦· 中国造》2015年,我与新明珠的故事
辜婉宁:22年圣地亚锐意勃发 势做西部王者
王瑜:坚持22年环保路 掌上明珠打造健康好家具
2011中国衣柜行业十年盛典即将召开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国临终关怀22年蹒跚前行 https://m.biud.com.cn/zhidao-view-id-2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