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里区松滨里小区的杨先生家里一只节能灯最近坏掉了。听说节能灯里含有毒物质,他担心节能灯会像废旧电池一样污染环境,杨先生和妻子不敢随意丢弃,但又不知道哪里可以回收,只好自己保存。市民王先生家里也存着几个用坏了的节能灯没有扔掉,他犯愁,“家里也不能总保存这么多废旧灯泡吧!”
绿色光源变污染源 一只灯污染30吨水
据了解,我省在2008年启动绿色照明工程,推广使用200万只节能灯,城乡居民用户购买节能灯都将享国家补贴。我国当时把绿色照明工程列为“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国家采用财政补贴手段支持高效照明产品替代在用的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据统计,我省200万只高效照明产品全部推广实施后,一年可节电800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8万吨、二氧化硫800吨、烟尘300吨。
节能灯所带来的方便和好处不可否认。但有专业人士称,节能灯里含有铅、汞、镉等多种有害元素,随意丢弃会对水源、土壤及空气造成污染。节能灯内所含的低剂量汞,如果挥发到空气中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节能灯里的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质疏松等疾病。据测算,每个节能灯管内含有1.5~5毫克汞,如浸入地下可污染30吨以上的水源。现在距我省开始推广节能灯的2008年已经过去近四年,首批被推广使用的节能灯寿命将至,约200万只节能灯陆续开始报废,这样的危险废物谁来回收?
意识不足回收无门 危险废物随手乱丢
据哈尔滨市环保局固体废品辐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不但哈尔滨市,甚至全省、全国都还没有节能灯回收机制。一位负责人说,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明确规定,萤光灯、镍镉电池、氧化汞电池、废胶片、废相纸、温度计、血压计、电子类危险废物、非药品包装等因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危险废物暂可以不作为危险废物处理。言外之意,目前还没有对这些危险废物的回收部门和机制。记者在街头又随机调查采访了五六十位市民,只有几个人知道废弃节能灯的危害很大,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危害性,往往将其随普通生活垃圾一起丢进垃圾袋。
我们的水源,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我们自己丢弃危险废物而受到威胁。
广泛宣传制度保障 他山之石可供借鉴
专家提出,在危险废物的宣传和回收方面,我省也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对于废弃节能灯的环保宣传,上海率先迈出一步,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已经开始组织广泛的宣传活动,呼吁回收废弃节能灯及建立相关体制。三年前,上海通过街道、居委会向居民推广节能灯,以提高市民节能环保的意识。到现在,大约已有2700万只节能灯进入千家万户。不久前,上海高校联盟组织了“2012,你也可以拯救地球”的活动,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率先提出了绿色环保“七不”公益倡导,并面向全市50万在校大学生,公开招收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在全市率先启动“回收废旧电池、废旧节能灯”等环保活动,共有14所高校参加 。通过社会公益活动和媒体宣传,很多市民都认识到节能灯回收的重要性。
有专业人士介绍,日本在处理这些危险废物时相当严格。针对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产品,他们要求从该产品“出生”到“死亡”都必须有详细记录,使用者从购买到报废销毁的过程,都要由物品主人和相关部门做出记录。如果提供不了危险废物的出处和销毁的记录,物品主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
政府主导百姓配合 联动破解回收难题
目前,哈尔滨市有市民和志愿者认为,与废旧电池回收一样,废弃节能灯的回收也势在必行。市民陈先生说,可以让超市、商场等售卖节能灯的企业代替厂家回收,市民可以持废弃的节能灯优惠购买新的节能灯,而国家应该给予回收厂家一定的费用补贴,或是设立专门回收企业进行扶持。有专业人士表示,一般节能灯的使用寿命三四年,我省今年起将陆续有大批节能灯进入报废期,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回收处理办法。有关人士建议,应建立联动机制,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破解包括废弃节能灯在内的污染性废品回收处理问题。 市环保局一位业内人士说,对于节能灯、电池等危险废物回收的问题,还要政府和国民共同努力。回收和分解、处理环节,政府应该牵头,这样事情只能国家来做,靠民间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另外百姓的环保意识还要加强。想消除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政府作为与百姓自觉两者缺一不可。
相关知识
哈市大批节能灯即将报废 处理机制亟待建立
节能灯污染隐患刻不容缓 亟待建立有效回收机制
上亿节能灯集中报废藏污染隐患 回收渠道匮乏
1亿节能灯集中报废 谁来“排弹”?
每年数量惊人的报废节能灯基本无人处理
节能灯回收制度亟待建立
至少100万只节能灯进入报废期 只能随手丢?
百万只节能灯进入报废期 只能随手丢?
上亿节能灯集中报废期 回收渠道不畅成难题
家具业亟待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