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下行、地方经济承压之时,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放松限购、鼓励购房。应当指出,不管是从房地产行业的自身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调结构、转方式的宏观经济大背景来看,单纯刺激商品房市场的“救市”行为,其效果都难言乐观。当前,地方政府应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切实做好“本分”,扎实推进“棚改”。不管是从推进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改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当前,做好“棚改”才是最有效的“救市”。
今年年初以来,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不少企业资金链紧绷,出现债务违约风险;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和房地产税收下降,并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手托市,就成为企业和政府都乐意看到的结果。事实上,在房地产市场的每一个下行阶段,规律莫不如此。
但是,商品房市场应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接受市场的自发调整,政府干预过多则有越位嫌疑。当前的住房供应体系中,面对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供应体系由政府主导构建,从全国层面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力空间,面向“夹心层”的住房供应也面临较大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致力于改善低收入居民生存条件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应被提上重要位置。“棚改”带有保障和市场的双重属性,不仅可提供大量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房屋供应,它也是房地产业的下一个增长点,为许多房地产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可以说,其在弥补供应缺口、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其效果也远远好过单纯通过松绑限购来“救市”的行为。
经过多年的房地产投资高增速,当前整体楼市的供需关系已趋于平衡,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现象。房地产市场将告别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进入低速增长期,已成各界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救市”行为即使可保一时,也难以顾及长远。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救市”也不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由于房地产业规模庞大,且带动数十个上下游产业,造就了房地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优越地位。在很多区域经济中,“房地产独大”已成普遍现象,不仅对其他产业带来挤出效应,且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若任由房地产市场继续独大,其产生的后果将不可逆转。
因此,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行政之手必须“有所不为”,避免干预市场信号,影响市场预期。它又必须“有所为”,正如“棚改”的可以作为的空间仍然很大,在以下方面,政府部门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有所为”。
第一,严格监管市场秩序。任何一个市场动荡期,都伴随着对市场秩序的冲击。尤其在市场下行周期中,通过各种手段冲击政策底线的行为时有发生,其极易引发恐慌,并加剧市场的波动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严格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同样很有必要。
第二,构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包括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联网、不动产的登记、房地产税的立法等。长效机制的推进,可逐步替代行政调控等手段,促进楼市的法制化和市场化进程。正因为此举会触动部分群体的“奶酪”,因此才有强力推进的必要性。
第三,推进产业支撑和制度变革。缺乏二三产业的支撑,房地产业难以长远和健康发展。当前各地出现的“空城”、“睡城”和“鬼城”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空心化”所致。发挥当地优势,扶持实体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房地产的稳定,且是“调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房地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户籍、土地等制度的改革也应同步进行。 □本报记者 张敏
相关知识
做好“棚改”才是有效的“救市”
什么才是有效的调情?
评论:地方做好棚改才是有效救市
我乐汪春俊:让橱柜经久耐用才是真正的低碳
地摊经济PK直播带货,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风口经济”?
光伏产业更需技术救市
木门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才是重要的
山水人家许立波:提升品牌影响力 眼见为实才是最好的宣传
保利罗兰香谷二期:市场下行品质才是真正救赎
名杉木门总经理陈少华:做好服务,做好创新才是品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