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9月深圳新房成交突破3000套 多重因素促进楼市反弹

9月深圳新房成交突破3000套 多重因素促进楼市反弹

https://m.biud.com.cn 2014年10月03日08:06 家居装修知识网  

  据市规土委昨日公布的统计数据,9月深圳一手住宅价格为2279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1%,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下跌;成交量达到了3113套,为今年首次站上了三千套关口,环比涨幅7.8%。开发商低价走量、房贷放松,刺激了置业需求上扬,导致9月份出现量价齐升。

  统计数据显示,9月南山和福田的均价分别为46889元/平方米和46687元/平方米,位居全市区域前列。福田有多个高价项目开盘或加推,栖棠映山在月中开盘,单价高达6万元/平方米;朗钜创公馆的加推也使得福田9月最后一周的均价提高了24%。南山红树别院的开盘也使得区域的整体均价表现良好。

  “就9月新上市的个盘而言,价格并没有上涨,甚至有小幅下降,但是由于福田和南山的高价位楼盘数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楼市的价格。”深圳中原地产二级市场董事总经理玉家雄称。

  多重因素促进楼市反弹

  9月30日,央行“认贷不认房”政策落地,被视为救市的重要举措。

  “近年,信贷一直是业内人士及普通购房者判断市场的最关键信号。此次央行、银监会对房贷政策的调整,"松绑"幅度远远超过之前市场预期,基本上是对此前信贷政策的全面"松绑",对市场的信号意义非常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此次出台的政策将提振市场信心,可能使楼市止跌,但反弹幅度要看后续信贷释放情况。

  9月深圳楼市出现反弹,其中既有开发商低价走量,也有置业者入市意愿增强。

  从9月入市新盘价格来看,不少刚需盘走的均是低价策略,布吉和坂田等推盘量集中的片区更为明显。这一点在上市公司表现得尤为充分。从中海、华侨城、招商和华业近期开盘价格看,确实存在“以价换量”的现象。

  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邓志旺认为,开发商在9月明显加快了推盘步伐,同时也进入了今年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期。部分纯新盘以低于片区同质素楼盘价格入市,在一定程度上撬动了刚需的购买力。

  与此同时,深圳已有5家银行可以对首套房贷予以优惠,最低折扣达到9.4折。在楼盘价格优惠的双重刺激下,提高了置业者入市的积极性,新盘开盘去化率普遍在六成以上,部分项目出现“日光”。

  逾二十个新盘备战“银十”

  9月结束,开发商并未停止推盘脚步,开始备战“银十”。据美联物业预计,将有多达24个项目于10月开盘,其中新盘18个,加推6个,区域覆盖原特区内外,类型包括刚需、改善和高端,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中原地产分析认为,根据当前取得预售证的楼盘数量来看,10月的推盘量较9月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往年十一期间都难见大规模推盘,而今年许多楼盘都将推出部分单位,或者打出国庆优惠的口号促销。竞争不断加剧,楼盘整体销售率也会出现下降,但是不排除少数楼盘凭借优惠的价格取得热销。

  邓志旺看好10月份的楼市表现,他说:“央行放松房贷的政策效应将在10月份得以充分体现,此项政策降低了刚需和改善需求的置业门槛,进一步刺激置业需求的释放,"银十"可期。”

  深圳二手房价连续5月下跌

  据中原地产昨日发布的数据,9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910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8%。这也是自5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下跌。由于部分新盘定价保守,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带动了二手住宅价格下滑,为促成成交,仍有超八成业主下调房源报价,使得二手价格9月继续下跌。

  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统计,在用于编制指数的188个样本楼盘中,2014年9月成交的样本楼盘数100个,较8月提高2个。因房源报价普遍下调,8月成交样本楼盘中有近一半的楼盘价格下跌。跌幅在-10%~-5%之间的样本楼盘有26个,占比26%。

  记者同时从某网站了解到,9月份,深圳二手住宅业主放盘价格环比下跌5%~10%,显示出业主对价格走势不看好。总体来看,自8月房贷放松后,样本楼盘成交总数已连续保持在100个左右,但大多数业主仍下调房源报价,导致9月二手住宅继续下跌。

相关知识

9月深圳新房成交突破3000套 多重因素促进楼市反弹
北京9月二手房成交年内首次突破9000套
11月北京新房成交破万套 业内称楼市将迎翘尾
中山6月首周一手房成交突破3000套
5月深圳新房入市量创年内新高 二手房均价涨幅大
深圳新房成交半年跌三成 房价依然让人高攀不起
杭州国庆假期新房成交创5年新高 库存仍持续高涨
11月深圳入市新房创7年最高 二手成交迎峰值
9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年内首次突破9000套
上周深圳新房成交环比降三成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9月深圳新房成交突破3000套 多重因素促进楼市反弹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5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