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东戴河新区系列调查:一座崛起的“泡沫之城”

东戴河新区系列调查:一座崛起的“泡沫之城”

https://m.biud.com.cn 2014年10月13日09:56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东戴河新区作为一个被重点打造的北方旅游城市至今已5年有余,这座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起点上的中等县区,曾一度顶着“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的新名片引来众多投资与憧憬。

  5年内,在辽宁省“五点一线”、葫芦岛市“三点一线”等政策强心剂的刺激下,数以百亿的资金被以建“生态新城”、“金融新城”、“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名义投注于此。

  原定的建设时间表逐渐步入首个收获期,政府与开发商合力共筑的腾飞前景却并未能如期呈现。新华房产经数日的实地调查,发现此地高楼林立却宁静异常,口号漫天却了无人烟,蒙上厚厚灰尘的建筑与荒寂冷清的海滩,似乎道出这座新城在“市场休克”与“造城退潮”中泥足深陷的事实……

  花数百亿建设一个旅游新城

  5年前,在距离北京298公里处、以“海岸中关村、生态新城区”为规划蓝图的东戴河新区,首次跨出图纸之外的第一步:数以千亩计的绿化带与原生庄稼地经政策盘活,进入市场;以旅游与住宅为主的开发商新一轮投资冲动闻风而来,启动造城节奏;四面八方的数字技术企业集群择址于此,卷起凶猛产业潮……在数百亿资金的护航下,一座全新的北部沿海旅游新城正在想象之中崛起。

  按照计划,东戴河新区将在3年内形成“海岸中关村”雏形,5年后脱胎成“产业发达、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城面貌,并用10-20年时间彻底实现一座人口达50万人、财政收入达100亿元、GDP达1000亿元的生态宜居城的华丽转身。

  据官方通报信息称,截至去年,这一美好远景至少吸引到各类企业314家入驻,协议投资687亿。其中,已开工建设的企业187家,协议投资254亿。而落地于此、成为此轮造城运动中“核心引擎”的房地产企业则约达20家,包括合生等北京乃至国内主流开发商,7成以上的房产项目并已投入建设或运营。

  “我们东戴河新区是一个新生的产地,随着城市的功能、优质学校资源的配建,孩子能上学、老人能养老。空气好,淡水资源好,慢慢形成一个马太效应:人流物流资金流会自然涌入,不往这来都不行。”此类雄心壮志的表达,伴随着新城的“崛起”过程,一直充斥于诸多规划人士与项目开发方之口。

  迎面遇上市场泼来的“冷水”

  然而事实远非规划般华丽。

  在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与资金补助下,东戴河新区一度进入开发高峰期,数万柱工程桩被打入这片近海的盐碱地,数十栋突兀的摩天高楼平地而起。然自我热闹几年后,却并未得到来自市场的良好回应,受库存积压与资金链断裂的日益拖累,不少项目陷入销售停滞或工程缓建的困局。

  早在2012年4月,东戴河新区在通报建设进展时称,新区有近20家综合地产类项目正在建设,总开工面积达504万平米。其中,110万平米主体已封顶。安徽恒泰等10余个商业地产项目已开盘销售或具备销售条件,销售面积达32.05万平米。

  时值今年7月,东戴河新区核心主城区管委会负责人又向外界公布了一组新的数字:目前东戴河新区吸引了375家企业入住,房地产开工面积76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10万平方米,总销售额达到205亿元。

  实际,上述销售数据并无法从建委官网或任何官方的成交数据平台上获得印证,新华网记者为此致电绥中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该工作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9月19日,新华房产现场实调了东戴河新区项目的建设情况与销售现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地现有合生·天戴河、御海龙湾、时间海、海天翼等十几个旅游住宅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达1200万平米,已建成总面积预计800万平米,公寓、住宅及别墅总套数超过10万套。受整体楼市寒流的震动波及,加上市场需求尚开发不足,新区大部分项目的销售实际处于“搁浅”状态,销售惨淡。

  “空心化”的高新产业园

  在今年4月,东戴河新区综述建设5周年成就,对外公布地区生产总值近3年增长4倍,203个项目开工、103家企业投产。“拼出东戴河速度”、“抢占产业发制高点”等豪言壮语,俨然在强化造城纲领。而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却是当地各项目迫于各类现实原因下的“停摆”事实。

  沿着东戴河空旷无迹的大马路,随时可见到被圈占闲置的大片荒地、钢架裸露时日已久的废弃厂房,还有数年前修葺而成至今尚无运行迹象的产业基地。

  几乎比楼市更为惨淡的,是矗立于东戴河新区难以计数的“空心化”产业园。在高新科技、临港工业等概念催动下,当地政府曾于过去几年中奔赴各地招商引资,全力推进以青牛呼叫中心产业园、环球之星韩国工业园、京东数字产业园、云基地产业园、亿赞普大数据产业园等5个“园中园”为主的一大批规模庞大的科技产业园区和高科技项目。

  “招商工作是先锋”——在今年3月对外发言中,东戴河新区招商局局长任士成曾如此说。在他的介绍中,从2009年至今,东戴河新区共接待境内外客商2000余人次,洽谈项目1654个,累计签约项目354个,协议引进资金1340.67亿元。其中新区招商局共协议引进企业55家,协议投资额364.73亿元。协议引进企业中已开工建设企业22家,已投产企业10家。

  而新华网记者实地调查所得却与上述数据呈现的截然不同。现场只看到乐威科技、瑞通电磁、明晖工业、伊菲等少数几家小企业建成并投产,其余多数项目停运的停运,荒废的荒废,更有甚者有的新建没多久的厂房已彻底沦为一片大菜园。

  “这没有正规运营的大厂子,没有办公的,里面都空的。”记者随后走访当地居民,得知该现象已持续多年。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有限,企业在冲动投资之下、能真正投入正常生产的少之又少。当被问及目前“以何为生”时,不少当地人表示以打零工为主,加上拆迁获赔款和一月700多的低保,新城蓝图所许诺的“海岸中关村”对村民们来说至今还是海市蜃楼。

  记者从东戴河新区官网上查到的最新一条招商动态是来自今年4月底,据知,东戴河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庆民、副主任乔德波和大项目服务局局长任士成等一行赶赴天津,已初步谈成焊材研发及生产基地的合作意向。诸如此类的企业项目在东戴河已有许多,但其生产期与运营期均告无限期的搁置。

  一方面是逐渐“空心化”的高新技术与数字产业区的困局现状,另一头,却仍是政府在马不停蹄地卖地与招商引资,将“‘以产带城’实现人口、经济的大跨越”的泡沫越画越大。

  激进与泡沫下的魔咒:新城即“空城”?

  当东戴河新区计划将长达26公里的原生海岸线修建成滨海景观带,它也许并未对北方沿海度假的市场空间进行过充分的考察与挖掘。当将“文化与旅游”设定为自身城市发展概念,东戴河新区与“文化”的关系究竟几何?并没人关心。

  然而,这些都不是东戴河新区陷入被动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政府公开的规划资料中,今天的东戴河新区若倒退回昨天,便是一个个万家镇、高岭镇、西甸子镇,一片片无人关心的荒置农地、山林。追踪东戴河新区的诞生路径,从荒地到烂尾建筑,只是从一个旧发展困境迈入了另一重新发展困境。

  “这类空城现象,恐怕在中国整个城市化加速时期的一二十年内都不会绝迹……都会不断地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对记者道,从整个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看,他认为东戴河新区的状况并非个例。

  “区域飞速蜕变”“突破最后38公里”“5年变新城”……在地方政府的政绩驱动下,强剂量的政策红利与猛药般的巨量投资,往往被当作拉动城镇化建设的万金油,而来不及顾及新城的成长空间与实际市场容量,带有计划色彩的人为拉动很大程度上是把新城拖入“空城”困境的根源。

  “‘空城’的浮现,早期必有一个规划与拆迁的过程,接下来步入建设时期,建设完之后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配套完善期,并需要把房子出售积攒人气……这是需要过程的。”牛凤瑞对新华网记者解释,他认为当下不断扩充的“空城名单”并非整个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主流,但却是不可避免的。

  交通的不足,城市基础设施的空白,生活及产业配套的缺失,目前看来这一切都造成东戴河新区很难突破的客观局限;而产业动力弱,人口增长乏力及高新技术缺乏发展基础等困乏现状,注定东戴河短期内无从转动起整条工业产业链。

  在政府的口号带领下、陷入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速度严重不平衡的东戴河,犹如越吹越大的“泡沫之城”,引发出一系列难以短时间被救赎的“新城并发症”。

相关知识

东戴河新区系列调查:一座崛起的“泡沫之城”
发展东戴河:佳兆业与东戴河新区共成长
京津冀一体化助飞东戴河新区 区域存量房维持正常水平
东戴河新区创新服务方式,利用微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天候服务
记东戴河新区规划局建立“数字东戴河三维规划系统”
东戴河新区受益:绥中县吹响旅游产业发展“集结号”
辽宁东戴河新区现“鬼城”隐忧
东戴河新区发展新进展: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开始招生
东戴河新区受益 绥中县吹响旅游产业发展“集结号”
东戴河新区:致力于科技创新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东戴河新区系列调查:一座崛起的“泡沫之城”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5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