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家装消费趋势升级 家装业开启规模厮杀

家装消费趋势升级 家装业开启规模厮杀

https://m.biud.com.cn 2017年07月11日09:15 家居装修知识网  

(原标题:家装消费趋势升级 家装业开启规模厮杀)

万科与链家合作的万科链家(北京)装饰有限公司(下称“万链”)正谋求向北京以外的区域拓展业务。

记者日前从万链了解到,除了植根的北京之外,万链“innohome”计划进入沈阳、太原、济南、烟台、青岛、天津、大连、长春等八座城市,将触角伸向该九个城市的15个万科新房项目,为万科精装提供新标准。

这是万链初次正式宣布出京,被万链视为深耕北京两年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此举意味着,这些城市的万科客户可选择原有万科精装,也可以选择万链提供的innohome装修产品。

一方面,门槛低、周期长、产品驳杂、使用频次低等特点,限制了 家装 企业的规模发展。另一方面,这个分散的市场上,上市企业寥寥无几,也为未来的潜在巨头留足了市场空白。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各路资本强势入场,未来 家装 行业或将进入新的规模发展阶段。

随着房地产行业走向“下半场”,房企正向处于行业下游的金融服务、租售代理、运营管理、 家装 建材、社区服务等领域进行多元化转型发展。其中, 家装 成为多家房企积极探索的领域之一。

2015年9月,恒大集团与15家知名品牌 家居 企业在广州举行了签约仪式,宣布与水星家纺、全友家私、联邦家私等在内的15家 家居 企业组成合作联盟。2016年年初,碧桂园旗下互联网 家装 品牌橙家首家旗舰店也开业,落地广州,未来陆续进驻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并通过众筹、社区样板间等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发展。

家装 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吸引了不少其他行业的传统企业参战。

今年6月28日,国美宣布以2.16亿元领投标准化 家装 公司爱空间C轮融资,加速推进新零售转型。据了解,爱空间通过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交付和标准化服务,开启标准化 家装 新模式,现已进入包括北上广深、成都、长沙、哈尔滨等24个城市,服务家庭已超3万个。

近两年来,借助产业互联网化潮流,一些互联网 家装 企业也层出不穷。乐居控股的“抢工长”平台、爱空间、齐家网、土巴兔等企业摩拳擦掌,而包括鼎晖创投、经纬中国、红杉资本、IDG资本在内的公司近年都投资了互联网 家装 公司。

从数据看,近年来 家装 行业的确在稳步增长。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统计数据,中国 家装 总产值从2007年的0.9万亿元增至2014年的1.51万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速约为7%,增长势头迅猛。若加上家具、电器、软装、泛 家居 等,2015年行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虽然蛋糕巨大,然而由于准入门槛低,行业集中度不高, 家装 一直是极为分散的市场。周期长、产品驳杂、使用频次低等特点,限制了身处其中的企业的规模经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装修行业,线上公司与线下公司混战,使行业的参与者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这个行业其实在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中国其实最好的室内设计师,十年前大部分是在酒店(酒店装修效果图)里,我们开发商学习去怎么做室内设计、怎么做 家装 ,都是各个酒店去看。五年前到十年前,基本上这些好的设计师都被挖到开发商那去了。”刘肖对第一财经记者坦言,相对于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房地产市场,装修行业没有被很好地发展起来。但在他看来,当下是发展装修业务的好时期,“毕竟装修是资本聚集的行业,也是一个付得起高薪的行业,也是不断有产品追求的行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房企进军 家装 行业,看到了房地产行业供需结构的变化。很多城市住房拥有率在快速提升,所以住户的需求从传统的购房转变为 家装 等需求。据他预测, 家装 行业将是房企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的一个重要通道。后续待规模做大之后,房企可以通过分拆上市来打造独立品牌。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陆玲玲则分析,由于 家装 市场容量较大,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因此将来很有可能出现大市值的互联网 家装 公司。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云燕装修

更多

免费设计

免费提供多种设计方案

请输入您的称呼请输入手机号立即申请

相关知识

家装消费趋势升级 家装业开启规模厮杀
一周连开七店 碧桂园橙家急速扩张掀华东家居界腥风血雨
世尊软装吴滨:Ben Wu中国整体软装业的领航者
吴滨----中国整体软装业的领航者
互联网时代 家装业未来发展十大趋势
独家:楼市遭遇最严厉调控 家装业变数几何?
"创新发展行业典范" 上海家装业创新发展峰会
从产品到服务 家装业竞争升级
家电卖场跨界家装业 跨界或将成为行业趋势
家电卖场“跨界”家装业 “跨界”或将成为行业趋势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装消费趋势升级 家装业开启规模厮杀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675166.html